•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宁县
优势产业观察③丨宁县:产业“舞”起来 乡村“活”起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产业“舞”起来 乡村“活”起来

—— 宁县以“六大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粮食产业统筹推进,着力打造10亿级“陇东粮仓”;苹果产业带动群众人均增收2727元;食用菌产业带动“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稳定发展;中药材产业开拓“庭院经济”,年产值实现上亿元;瓜菜产业以“三川”为主阵地带富一方百姓;草畜产业回归家庭建办,实现专业化经营……如今,在宁县,随着粮食、苹果、食用菌、中药材、瓜菜、草畜“六大产业”的蓬勃发展,一幅产业兴旺的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宁县是传统农业大县。过去,农业发展规模小、效益低,缺乏市场竞争和品牌意识。随着宁县对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全县形成了“三塬、三川、三片”的产业布局,六大农业产业发展优势逐步显现。

宁县以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为统揽,按照“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机械化经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山水田林路房屋村庄一体化推进”的理念,以“三塬”(和盛塬、早胜塬、盘克塬)为主阵地,稳定苹果树栽种面积;以“三川”(城北河川、九龙川、政平川)为主阵地,发展瓜菜产业;在南片打造粮食产业示范区,在西片打造食用菌产业示范区,在东片打造中药材种植示范区。

金秋时节,走进早胜镇粮食高效生产区马铃薯复种基地,一株株马铃薯植株长势良好。

“今年,镇上积极探索实行‘两年三收’种植模式,扎实开展夏收复种工作,在粮食高效生产示范区复种马铃薯500亩、饲草玉米7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0亩、大豆200亩,带动全镇复种1.58万亩,实现群众增产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双赢’。”早胜镇镇长傅鹏说。

在发展粮食产业方面,宁县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大力推行“种粮一体化、粮饲一体化、粮草一体化、企社农户一体化、种储加销一体化”,着力打造10亿级“陇东粮仓”。统筹推进土地流转,全力建设南区20万亩粮食产业高效生产示范区,带动全县种植粮食作物77万多亩。建办“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精深加工企业9家,发展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全方位提升粮食产业附加值,带动群众人均增收306元。

在焦村镇西李村中农信投(庆阳)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加工基地,食用菌大棚内的一排排架子上,菌棒摆放整齐,菌棒上的各类菌菇长势喜人。

据了解,该基地由中农信投(庆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建设,通过引进菇房智能化温控栽培技术,建成集小麦秸秆堆肥发酵蘑菇基料、全年工厂化蘑菇种植、有机菌菇深加工、冷链储运配送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目前,基地已有12个菌棚投入生产,每棚每日出菇量达800公斤。

宁县招引中农信投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食用菌全产业链项目,年消化小麦秸秆14万吨、鸡粪9万吨,生产基料28万吨。带动焦村、和盛等乡镇建成食用菌大棚49座,带动群众人均增收214.3元。

金秋9月,宁县的金银花进入了采收期。在春荣镇新庄村,村民李萍一大早就在自家的金银花田里采收。

2020年,李萍给自家门前不便耕作的半亩多地栽上了金银花,一簇簇翠绿色的金银花,在李萍的细心照料下生长得格外茂盛。

“利用房前屋后栽植金银花,既美化了环境,又发展了经济。去年,我家的金银花卖了3000多元,今年估计能卖四五千元。”李萍说。

宁县坚持“企业引领、群众参与、政府支持”的理念,按照“有劳力的群众庄前屋后适度小规模栽植,发展庭院经济,大户、合作社、企业流转土地规模栽植,植树造林理性整合栽植”的思路,着力发展金银花产业。目前,全县栽植金银花5.7万亩。着眼延链补链,引进谷和春、恒瑞康等龙头企业5户,利用修剪的金银花枝条扦插育苗;建成金银花深加工生产线,开发出金银花茶、金银花水、金银花酒等保健品,利用金银花叶萃取绿源酸;探索推广金银花盆景,全力构建育苗、移栽、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和花、茎叶、盆景全价值链,实现年产值1.4亿元以上,带动群众人均增收264元。

前段时间,宁县金农农业扶贫开发有限公司太昌苹果基地的嘎啦苹果迎来丰收。来自上海的大润发华东区水果采购经理沙伟提前来到果园采购,这已是他连续6年在宁县订购苹果。

“宁县黄土层深厚,光热资源充足,气候适宜,产出的苹果个大、色艳、质脆、味甜,深受消费者喜爱。今年,我们计划订购2000吨嘎啦苹果,目前已完成计划的40%。”说起宁县苹果,沙伟赞不绝口。

宁县是农业农村部区划122个苹果生产重点县之一,全省18个苹果生产重点县之一。宁县始终坚持“做实基地、重提品质、做强品牌、延长链条、应对风险”的思路,建成优质苹果基地25万亩;建成4.0全自动水洗分拣线3处,日分选能力可达1200吨;统一苹果包装,进行线上线下销售,主打“甘味”“庆阳苹果”品牌,对接上海、嘉兴、广州、北京等地的商超直营店34家,建成西部苹果商贸港、恒瑞康苹果深加工生产线、绿色冻干食品生产线和“农文体旅”融合的正洋苹果运动公园,全县年产苹果35万吨,产值达26.8亿元,带动群众人均增收2727元。

在瓜菜产业方面,宁县坚持“设施菜+露地菜”“精细菜+大路菜”“食用菜+加工菜”发展模式,推动企业、合作社、农户一体发展,同步发展预冷包装、冷鲜加工等产业,实现瓜菜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目前,全县建成集约化育苗中心4处,年育苗1500万株,引培蔬菜生产、加工龙头企业2户,建成北川万亩绿色瓜菜生产示范区,带动全县种植瓜菜20万亩,企社大户与采油十二厂、新庄煤矿等签订销售协议,带动群众人均增收565元。

在草畜产业方面,宁县按照“小规模、大群体”的思路,完善扶持政策,重点发展家庭经营,培育肉牛、奶山羊专业村、专业户,着力打造20亿级的草畜产业链。目前,以东方希望太昌刘堡、瓦斜庄科两个万头猪场为代表,全县引培养殖龙头企业11户,培育养殖专业村50个、养殖重点户1000户,带动全县牛、羊、猪、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4.5万头、35万只、50万头、120万只,实现畜牧业增加值7.5亿元,带动群众人均增收1339元。

“六大产业”蓬勃发展得益于宁县在政策扶持、技术服务、品牌打造、市场销售等方面的全力保障。

为推动农业产业各项任务落实,宁县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向上申报项目、积极对接帮扶单位、吸引外地客商投资等方式,结合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对各项重点工作进行扶持。由果业、畜牧、农技等部门牵头成立了工作专班和专家技术团队,探索总结了一套苹果花期防霜冻技术方案。聘请知名苹果树种植专家团队、农业技术咨询公司开展实地指导、技术咨询。加强乡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优化乡镇中心服务功能,持续提升服务水平。

宁县还主打“甘味”品牌,注册“人类第四个苹果”品牌,召开品牌发布会和推介会,精心开展“四个一”宣传活动,打造独具宁县特色的“甘味”品牌。组建产销联盟,成立以龙头企业、物流集团、电商平台以及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大户等为发展主体的产业联盟,坚持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统一包装“四个统一”,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共赢,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在此基础上,宁县通过线上线下全面发力的形式,为产业拓宽销路。线上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作用,综合运用云模式,以庆新电商中心为纽带,通过阿里巴巴、天猫、拼多多等平台,发展苹果销售网店200个、微商1800多户,果品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州)。线下在北上广深等地区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设立营销中心7个,在华润万家等全国22个大型超市直销,与国内外200多家经销商达成合作,年销售苹果20万吨以上。

如今,宁县已形成了“三塬”25万亩苹果示范区、“三川”万亩瓜菜示范区、南片20万亩高效粮食示范区、西片“三元双向”食用菌示范区和东片5万亩金银花示范区,“六大产业”蓬勃发展,一个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宁县正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