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是与人类关系较为密切的动物之一。老鼠竟然排在牛的前面,为十二生肖之首,不知设计者当时为什么安排老鼠坐第一把交椅。古人把十二生肖与纪年的十二地支结合起来,想是为了让抽象的概念便于人们形象地记忆吧。
《豳风·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人与鼠的斗争就有记载了。《诗经》中还有篇《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麦,苗)。”人与鼠斗,无可奈何。
李斯在楚国上蔡当小吏时,看见厕中鼠和官仓鼠的不同享受,发出感叹“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发奋而成为秦国的丞相。
唐代曹邺有首诗《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硕鼠和官仓鼠无疑都是为害人类的,惹人讨厌,因此就有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谚语。
老鼠走进了辛辛疾的词里,却变得可怜兮兮。《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卜算子》“山鸟哢窥檐,野鼠饥翻瓦。”
我听爷爷讲过一个关于大老鼠的故事:话说某朝某代有条法律,老人年过七十,不论贫富贵贱,一律不准奉养,弃置山中,一任冻饿而死。一大臣不忍,把父亲藏入山洞中,偷偷送吃送喝。一天父亲见儿子闷闷不乐,就劝儿子以后不再给他送吃送喝了。儿子解释说,外国一使臣,贡献一怪物,形状如鼠,体大如牛,满朝文武,不知何物,丢尽了朝廷的颜面,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因此忧悽。父亲说,仍是鼠类,明早上朝,把家养的狸猫揣在袍袖中,怪物立现原形。大臣如父所言,带狸猫上朝。喵呜一声,怪物缩小如狗,喵呜两声,怪物大小如猫,三声猫叫,一只大老鼠战战惊惊,东躲西藏,成为耸身扑来的狸猫口中餐了。皇帝龙颜大悦,要奖赏大臣,大臣据实禀报,跪求欺君之罪。皇帝说,如此看来,人老不能干活,他们的智慧还是大有用处。从此废除这项法令,让大臣接回父亲,颐养天年。举国上下,孝敬老人,蔚然成风。
一物降一物,柳木钻牛角。猫鼠自古是一对天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哩咕噜滚下来!”这是幼儿园的豁豁牙小朋友爱唱的儿歌。动画片《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舒克贝塔》中的小老鼠机灵又可爱,曾是多少人童年中的记忆和快乐。
老家的窑洞长期不住人,东西也腾空了,唯一留下的粮食是离地两三米高的一颗钉子上,挂着秋收时折的一把糜子穗,预备开春后揉下来当种子用。
一冬天没有开窑门,开春种地时打开一看,沉甸甸的糜穗怎么都轻飘飘的。窑洞的墙壁越向上越倾斜,与地面成70度的锐角,按理说老鼠是爬不上去的,窑门锁着,窗户关闭,鸟儿也飞不进来,还有啥小动物的能吃掉上面的糜子呢?
取下糜穗,发现钉子旁边有一个小老鼠洞,顺手掰开,老鼠洞是顺着墙皮打上来的,进口在地面处。这令我非常吃惊。老鼠在发现了这可望不可即的糜穗之后,它是通过怎么样精心计算设计之后,才把通道准确地从糜穗处打出来。是单独奋斗,还是通力合作,才完成了这项伟大的取食工程。和同事们分享这个故事,他们都开玩笑,要是鼠国有工程院,这些老鼠一定是鼠国的工程院院士。
我是很佩服动物们的聪明才智的,小学语文课本中乌鸦喝水就让我惊奇了,想不到这老鼠的操作更让人惊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