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甘肃庆阳:子午岭上绿满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下,一代代人用青春换青山,人工林与天然林相连成片。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梁军、崔翰超、宋佳 编辑金明大

甘肃省子午岭林区花溪谷景区花海世界

甘肃省庆阳市地处黄河中上游多沙粗沙区,北部与毛乌素沙地接壤,属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的重点区域。可是,在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只见麦苗青青、河水淙淙,绿意盎然,宛若江南。

子午岭作为黄土高原中部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次生林,犹如一叶绿肺。为了再造一片青山,2013年庆阳市启动实施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每年利用荒山荒坡造林100万亩。

在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下,一代代人用青春换青山,人工林与天然林相连成片。随着水土得到保持,入黄泥沙量不断减少,昔日干旱荒凉的黄土高原早已绿茵遍野,百姓在绿水青山中乐享“生态红利”。

让黄河少落“一粒沙”

清风伴骄阳,绿茵漫山野。站在瞭望塔上极目远眺,林木如一张绿毯,向天际线舒展延伸,偶有些黄土小径入目,却像绿毯上的一丝纹路。

“这些年山头绿了,告别了起风一层土、下雨一摊泥。”庆阳市环县环城镇张淌村村支书王鸿斌感慨万千,“当年种的树现在都至少2米多高了,比小孩长得还快。”

庆阳是我国黄土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也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上世纪80年代调查数据显示,庆阳市年入黄泥沙量达1.7亿吨,占黄河流域入黄泥沙量的10%,黄河里的十粒沙中有一粒就是庆阳的。

曾几何时,这里到处黄土裸腹,黄色是这里的主色调。看似高大的黄土山,其实是当地百姓口中的“样子货”。遇到下雨,黄土便被冲刷下来,造成水土流失的同时,还可能危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水土流失又伤庄稼又害人,过去一下大雨就有可能发生滑坡,甚至泥石流。”王鸿斌说。

为了保护家园,2013年秋季,庆阳市启动实施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计划每年利用荒山荒坡造林100万亩。

张淌村的村民得知消息后,自发涌入种树的队伍中。“当时树苗拉来之后村民都抢着种,村里25平方公里内2/3的地方都种上了树。”王鸿斌说。

庆阳市林草局造林绿化科科长赵亚平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完成人工造林730.85万亩,这相当于子午岭在庆阳境内的面积。

2021年庆阳市又启动这一人工造林工程的提质增效行动,号召全市上下广泛动员、积极行动,提高树木成活率,高质量开展林业工作,迅速掀起播绿植绿新热潮。

而今,人工林与自然林相连成片、相映成趣。当地将坡面植被恢复与塬面径流调控、沟头沟岸加固防护、沟道水沙集蓄相结合,构筑起解决水土流失的四道防线。

据庆阳市水土保持管理局统计,截至2022年底,庆阳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6万平方公里,年入黄泥沙量减少7200万吨。庆阳市水土流失面积和侵蚀强度呈“双减”趋势,土壤的地表径流和河沟的输沙量逐年降低,每亩年减少表土流失量1.4吨至2.27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同时,环县毛乌素沙地边缘12个乡镇的风沙侵害也得到有效遏制,沙化土地和沙化程度呈下降趋势,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用青春换青山

郁郁葱葱的森林望不穿、看不透,岁月无声篆刻着树木的年轮,雕琢出叶的纤纤细脉。鲜有人知,无数翻山越岭的林业工作者,为造林护林倾注心血,用一双手换来百万棵树。

从这个黄土坡到那个山头,陡峭的山体看似无路可走,53岁的邢立琼却一眼就知道往哪里下脚、从哪里上坡。

“我们过去一天不知道翻多少山坡,走多少山路,一般的土山难不住我们。”邢立琼是庆城县林业局林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主任,也是一名“山林设计师”。

邢立琼1991年进入林业系统工作,她主要负责林地的规划和项目实施工作,林木密度、树种选择、土壤情况等都是她需要考虑的因素。为了做好这份工作,32年来,她的脚步几乎遍布了辖区内的所有土地。

为了准确了解土地情况,她过去经常背着画图用的网点板,走到哪儿画到哪儿,从山坡滑下来、困在独木桥上、雨天满身泥泞,对她来说早就习以为常。

在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合水分局蒿咀铺林场一处瞭望塔,赵建平沿着狭窄的旋转楼梯拾阶而上,朝四个方向眺望莽莽林海。

55岁的赵建平,早在1991年来到蒿咀铺林场三官桥森林资源管护站,成为一名护林员。岁月如梭,眼前林海愈加苍翠,可当年种树造林的青春少年,如今已双鬓泛白。

每次巡山护林,护林员赵建平都会扛着一把铁锹,兜里装一个馍。32年如一日,等到阳光布满森林,他已经走遍了辖区内的几个山头。寒来暑往,陪伴自己的铁锹换了一把又一把,但他对守好林子这件事痴心未改。

“我父亲也是林业工人,我生在林场,长在林场,对林子感情很深。”谈起自己的工作,赵建平有些佝偻的腰板挺直了些。“这些都是应该做的,没什么了不起。”对于工作,他总是惜字如金,只有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诉说着护林的辛苦。

林场的工友们说,老赵看向林木的眼神中,总有一股子特别的情愫,既像是父亲对孩子的爱护,又像是老友之间的相惜相伴。

53岁的薛敬锋也是位“林二代”。他每天巡查林场,至少要走十几里的山路,胶鞋一两个月就得换一双。

“现在山上随处可见各种野生动物,巡林怕遇见毒蛇、野猪,更怕有个火星或者哪里冒烟。”薛敬锋很清楚,孤独才是这份工作最大的困难,“晚上一个人听着猫头鹰咕咕叫,心里跟猫挠似的睡不着,耐不住性子的人真干不了这个活。”

“我在这里长大,这片森林就是我的家。”每当有人问薛敬锋为何从事这一行时,他总是这样回答,“过去光秃秃的荒山上现在都是树,空气好了、风沙少了、降雨多了,谁住着都舒心。”

青山不语,枝叶沙沙作响,苗木长成树,与当年的植树青年并肩而立。

从风吹人跑到和谐共生

再造一片青山,就是再造一方水土,养活一方百姓。依托得天独厚的环境,这里的林下经济已开枝散叶。

在宁县湘乐镇瓦窑村的山林里,山风夹杂细雨,送来阵阵花香,令人心旷神怡。山间偶尔可见一个个小木箱,凑近一瞧,是当地人养蜂用的蜂箱。

“野花闻起来香,花蜜尝起来甜。”养蜂园的主人安文祥一边接待记者,一边侃侃而谈他的“甜蜜”事业。

养蜂是安文祥的“家传手艺”,从爷爷那辈开始,家里就开始在土窑里养蜂,用蜂蜜换粮食贴补家用。

但过去有一段时间,由于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不仅山里的花少了,连家里的庄稼和房子都怕下大雨“涨大河”被水淹了。

进入新时代,走过南跑过北的安文祥回到家乡,先是做起了苗木生意,后来看山头越来越绿、花草越来越茂密,2017年开办了养蜂合作社。

“我们之所以能酿出百花蜜,都是因为山绿了,花儿多了。”安文祥端起一罐蜂蜜,透光一看,这蜜如赤色琥珀,取一勺入口,香甜顺滑,唇齿留香。

安文祥介绍,每年蜂蜜的收入可达五六十万元,同时他也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蜂箱数量从50多箱变成500多箱,还开拓了线上销售途径。

向绿林腹地挺进,本刊记者又见到一处傍山而建的林麝养殖基地。林麝产出的麝香,因为是名贵中药材,被视作“软黄金”。2018年,基地负责人王刚看中这里得天独厚的植被和环境,决定发展林麝养殖。

“林麝喜食叶子,这里植被茂盛,而且环境安静,非常适宜林麝生活。”王刚说,饲养员每顿要给林麝准备5种以上新鲜树叶,配以麸皮、黄豆、芝麻、白萝卜、胡萝卜、南瓜等饲料,“还要加一点营养补品,养得可金贵哩。”

听说林麝会“产金”,周边16个合作社近200户村民纷纷加入,借栽植桑苗、种植饲草、采摘桑叶来增收致富。

在合水县蒿咀铺乡陈家河村,村民吕元泰和妻子也看到了绿色商机,自打发现山里的野猪慢慢增多起来,他尝试用家猪吸引野猪配种,杂交形成新品种。

“杂交出来的猪肉质紧实、鲜嫩,能卖上好价钱。”为了保持品种优势,吕元泰选择散养的管理方式,让大猪领着小猪满山遍野去撒欢“锻炼”。太阳落山之际,吕元泰一声吆喝,大猪小猪拉起长长的队伍,跟着吕元泰的身影回到圈舍。

物以稀为贵,如此特别的黑猪肉受到市场青睐。吕元泰靠着这种特色黑猪一年最高收入能达到七八十万元。今年上半年,他还和成都一家公司签订了合同,订单式提供特色黑猪肉。

赵亚平说,目前,庆阳市林下种植面积已达到43万亩,产值达2亿元,林下养殖105.15万头(羽),产值达2.8亿元。同时,当地也在积极发展林产品采集加工和林下旅游等产业链条,确保生态效益不断转化为经济效益。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