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假期,连续的阴雨天气让温度骤降,气温似乎比往年低一些。寒冷的天气,家人们聚在一起,吃点荤素搭配、味道鲜美、暖和舒适的土暖锅最合适了。缺吃少穿的年代,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吃土暖锅。
记得那时候,家里的老人先将做熟带汤的荤、素烩菜放在大暖锅内,烩菜上面薄薄的肉片转圈放一层,还有小方排骨、鸡肉块,最上面点缀一些葱花和红辣椒丝,将大暖锅放在院外加盖。紫砂锅中间是空的,将正值燃旺的木炭或者炭块放置其中,火越烧越旺,暖锅发出了滋滋的响声。过上一阵子,热气腾腾的暖锅就可以入席了。这时爸爸将大暖锅用四角木盘子端着,放到窑洞内土炕上,哥哥端汤,我端馍馍。爷爷奶奶坐上位,大爹、爸爸和叔父都围坐炕的两旁,爷爷奶奶先动筷,父辈们再吃。我们堂兄弟姐妹几个按年龄大小分工帮大人干点零碎活,等待长辈们吃完聊天的时候,妈妈才让我们围在盘边吃喝一些剩下的暖锅菜和汤羹,也是格外美味。
在今天这个吃喝应有尽有的年代,却感受不到儿时的味道和快乐。我更怀念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生活,那是一个时代永远抹不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