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河流奔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武国荣

河流是弯曲的。马莲河的拐弯从陕西定边县马鞍山开始,从宁夏盐池县麻黄山开始。这是有两个源头的原因。一个从山脚下走起,另外一个还是从山脚下走起。自陡坡下来,从泥土中钻出,马莲河的第一个弯,从源头便形成了。从头开始,就是黄颜色,黄皮肤,在逼仄的河道翻滚,缓缓向前。遇一个山根就拐道,于豁口处迂回,逢平坦之处做一次纠错,直直冲突,很快便至重峦叠嶂,游走其间,复又游弋在山的夹缝。拐弯,拐弯,拐弯,这河路过环县、庆城、合水、宁县,由政平流入泾河。所经,基本上在庆阳境内,最初至最终,虽历百千小河湾,总观则是一个大大的河湾。马莲河于河湾中奔腾不息,与黄河息息相通。

这是马莲河的主流样貌。每条河从起步那会儿,便有别的沟渠流淌来的小溪加入。马莲河当然如此,越往下走,在每一低处,便有谷溪汇入。先是筷子状,接着是麻绳状,再下来有人的胳膊那么细,像碗口那么粗,还有些像人腰那么粗,像驮水的木桶那么粗。这样不断发展壮大下,马莲河水势就不一般了,涓涓细流已成滚滚波涛。山的“任督二脉”通顺,水流畅然,是真正的山高水长。所以我们在马莲河的流经地,经常看见山川走势紧跟着河流的走向,似乎是河流牵着山的鼻子在转,真是绕不穷尽的山,趟不完结的路。山为什么深切,河谷为什么凹陷,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河水冲刷。千年万年,日月不息,水流不歇,奔波不止。对于松疏的黄土而言,河水的流经,便像刀子划过。一天切割一点,又一天切割一点。

马莲河所经之地,我们所见的一架架深山幽谷大川,是岁月耗食的遗留,是暴雨击打的遗作。虽说现在许多沟底水竭,一直有源泉不足之症,除过雨季与多年不遇的暴雨,马莲河整体补给水流变小了,但其仍然不失河流浩荡气势。清澈时,透亮见底,白日映云千山树,月夜猝掉星和月;混沌时,浊浪滔滔,泥浆拍遍河两岸。

马莲河在北,山势巍峨,山色多褐而少绿。马莲河在南,山仍庞大,山色却戴众多帽,搭众多伞,穿众多衣。帽子是大树的圆冠,所搭之伞,也是超大的树。而所穿之衣,便是密致的草。自古以来,马莲河一旦来到庆州(庆阳,今庆城县)以南,包括今子午岭林区边缘的合水、宁县某些地方,受子午岭茂密森林的调节,气候显得湿润了许多,特别是马莲河河谷,水草丰美,宜林宜农,宜养畜生,宜候鸟栖息。而庆北以北,包括环州(今环县),作为马莲河上游的环江,水流细微,似流非流,味涩而苦,凡水边沿,皆泛白碱色。凡江岸,冬天不绿,春天不绿,夏天远看有绿色,到了秋天,一阵秋风天气凉,弱不禁风的草便早早死掉,成为白草。所以在环县这地,十年九旱,一年一场风,从大年初一一直吹到年三十。环境如此恶劣,环江却不辍,漫长冬天,是一条冰成的白线,冰层下活水咕咕嘟嘟着朝庆州赶路,春夏秋当然没有了冰覆,却是一身稠泥浆,是古人所谓的泥水。泥水也是水,当然也要向前去。这可能是穷山恶水的一种,却还算是涵养生命的芳地。长久以来,一方水土岂止仅仅养育了环县一方人,还滋养了五谷六畜。

说马莲河万寿无疆,应该不过分。万寿无疆这个话,我们最早见于《诗经》。《诗经》正好与庆阳有关,《诗经》部分篇章的诞生,恰巧与马莲河有关。河流是移动的历史档案馆。马莲河见证了庆阳土地上发生的一切。匈奴羯氐羌间为争夺领地的拉锯战,许多就发生在环县北区。环县矿化度高的咸水流淌,古人却能把羊驯养成功,今人把羊逐渐养育为优质的肉畜。顾名思义,马莲河边生长着旺盛的马莲,马莲河因此得名。周赧王用马莲斩龙脉的传说,一方面是说庆阳历史悠久,一方面说明远古马莲河河水丰沛。与周人关联的话题由此开始。周先祖从那个时代起,从太白山迁徙,一路向北,至马莲河河谷。水是营养液,稼穑过程艰难,庄稼终有收获。日积月累,历一拾三代,周人在马莲河流域开天辟地,站稳了脚跟,愣是将贫瘠之地变作粮仓。马莲河的发展史继续向前,马莲河的文化史继续丰富。歌舞系劳动的结晶,歌舞在遥远的先秦时代已经很发达了。先民狩猎与耕作时,欢欣亦歌,苦焦亦舞,载歌载舞,聊表心迹。春秋战国时代自发的采风者,于赤日炎炎似火烧的情景下,上山下乡,奔走于岭下塬上,食着七月的香瓜,灵感顿生,而撰四或六字句,或字数少而不长的句式,成就《豳风》中的数篇,极大富足了伟大的《诗经》。而庆阳秧歌的源头,是不是也产生在彼时彼代呢。文化名人狄仁杰,范仲淹一前一后涉足马莲河。狄仁杰先在宁州刺史职位上历练,后来执掌唐朝宰相之印。宋范仲淹知庆州,曾在大顺城写出著名的词《渔家傲·秋思》,与散文《岳阳楼记》一样,名气冲天宵。马莲河物宝天华,地上至宝,地下也是至宝,只是地下宝贝深藏,久久不露。油浪滚滚,乌金遍地,天然气聚集,其全貌被通识,才是近些年的事情。马莲河谷乃至整个陇东地下皆宝藏, 有人誉之为“中国的新大庆”。

呵!念天地之悠悠,叹马莲河之汤汤。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