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心怀执念 笔耕故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刘伟宏

我是一名城市管理工作者,但在业余时间,一直没有放弃自己酷爱的写作。

我深爱自己的家乡,深爱脚下这片黄土地。小时候,每每听到村子里的老人讲述关于这里的故事,我就出神地望着落日,一想就是半晌。我知道,这里不仅有树,还有诗和远方,于是暗暗下定决心,有机会把这些都写出来。学生时代,我酷爱写作,老师布置的写作习题,我经常一写就写到深夜。常常因想得出神,让煤油灯燎去自己的头发和眉毛,惹得同学们捧腹大笑。一学期下来,别的同学的作文本和周记本大都用不完,而我的却总是不够用,要换两三次。长大后,我通过系统地对庆阳地方史志书籍学习,逐步了解到,这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轩辕黄帝部落都邑所在地,也是岐黄文化的发源地,还是周先祖的龙兴之地。这里的黄土地饱受忧患,泛着隐隐血色,每当北方游牧部落强大的时候,就要入侵斯地,对当地百姓进行屠杀和驱赶,于是,范仲淹知庆州,就谱写了一首劝农戍边的长歌。

时间到了清朝末年,这一带的灾难似乎更为深重一些,就最早点燃了西北革命的烽火,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正因为历史上的苦难深重,就形成了该地域独特的民风民俗民情文化,并一代代传承下来,筑成一座民族的丰碑,激励着我们去探索新的征程。毫无疑问,这些社会历史文化对创作而言,无异于找见了文学的富矿。我就谋划着去挖掘素材,创作一部全景式透视这里的风土人情,揭示中国西北发生革命的背景、经过、结果及回音的作品,于是长篇小说《大原》就应运而生了。

在《大原》写作过程中,我随时随地向别人请教问题。妻子、女儿、同事、朋友等,都成了我的好老师。每每遇到瓶颈,我就一边高声朗诵《红楼梦》等经典名著,对准名著找差距、找短板、找语感,一边有的放矢作修改,经过反反复复修改,手稿足足有一人多高。还背着样稿,带着妻子做的油饼,去北京向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的老师请教,得到多位名师专家的指点,并针对指出的问题,做了相应的修改。这正应了鲁迅先生的名言“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经过13稿的增删,共计删去50多万字,最终定稿100万字。

出版事宜敲定后,面对高额出版费用,我不得不面向社会去寻求帮助。这时候,我恍然明白基层作家原来不好当,是个苦行僧式的差事。既要当好写书匠,又要当好投资商,还要当好推销员和搬运工,但是相对于前辈作家,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不辍书写,那份艰辛,真让人落泪,而我生活在当下的好时代,就幸运多了。

书之所以取名《大原》,主要有三层考量:一是从地理意义上来看,大原就是虚化后的董志塬,主要考虑了历史文化传承的因素。早在《诗经》中,董志塬就取名大原,一直沿用到清末。二是从精神意义上来看,大原就是指陕甘交界处的黄土高原,它是一座矗立着的精神高地,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三是大原的“大”字,既是本书的文眼,又是主人公的精气神的外在体现,它与南梁精神有许多契合点。

紧紧围绕搜集到的素材,我谋篇布局,开发情节,展开创作,通过盐、油、辣子、醋、酱这些五味杂陈的常见东西,絮叨些平中见奇的事情。我应邀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22届学术年会暨“百年党史背景下当代文学的演进与经验”学术研讨会上,与全国评论界的专家作了充分交流与探讨,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唐、王、金三家义结金兰,并互相结亲,这是匪乱后董志塬的现状所决定的。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与矛盾纠葛是本书的实线。而这三姓家族子孙,经历磕磕绊绊,前后去南梁参加革命,并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的人生历程,折射了所处时代的变化特点,这是本书的虚线。实线紧紧围绕虚线去铺陈展开,开发故事情节,即人物是时代的人物、时代是人物的时代。人物活动任何时候都不能背离或超越所处的时代,内容的设定与开发都是为了反映这个时代的呼声。于是历史线索是真实的,故事情节是虚构的,虚线要去实写,实线要去虚写。

希望《大原》能成为我献给母亲的书,让她在天堂里高兴高兴。母亲执教30多年,用微薄的薪水,给我坚持订阅《少年文史报》《语文报》长达9年。那时候,每年给我订报的费用,约花去她3个月的薪水。后来,我参加工作,领上全额工资,却常常为支付一碗饭钱而抠掐,就恍然明白母亲的慈祥与母爱的伟大。看着她日渐虚弱的身子,我就争分夺秒地赶进度。可书正式出版了,母亲却走了已经两年了。

文学是人的感情学,作品是作家的眼泪。如果我有眼泪,就要继续流给脚下这片深深挚爱着的故土,力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回报大家对我一路的鼓励与支持!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