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志洲
记忆里,霜降前后,人们就开始准备窖藏的事了。挖菜窖,首先要在院子周围找块向阳、干燥、土质良好的地方,否则挖成的菜窖容易塌方。菜窖的深度要达到两米以上,太浅了起不到防寒的作用。挖的时候两人配合,一个人在下面用短把铁锹挖,边挖边向两侧拓宽,挖成一个口小、底阔、横截面呈梯形的洞穴。一般需要两三天才能挖好。晾上一两天,看着坑壁的土开始发干了,就在洞口先放些木头、檩条,再在木头、檩条上放些玉米秸秆、麦草、草帘等,上面堆大约半米厚的一层土,留一个人上下的出入口,封闭严实就大功告成了。为了上下取蔬菜方便,可以在窖壁上掏几个脚蹬的小方洞。这样挖成的菜窖,一般能用上好几年。
人各有各的想法,有的喜欢挖简易菜窖。挖一个不规则的形状,往地下挖两三米,晾晒两三天后把挑选好的萝卜、土豆等一层一层地码好,每码一层就在上面盖一层湿土,离地面一米以上的部分,要全部用土掩埋,最后在上面铺些玉米秸秆、谷草等保暖的东西,也能达到窖藏的目的。窖藏的蔬菜基本上能保存到第二年春天,细心勤快又技术好的人家,会时不时地观察、翻动,这样可以存放到来年四五月以后。
蔬菜入窖也有讲究,新收割下来的蔬菜脆生生的,水分大,不能直接入窖,否则容易坏。要挑拣出外形端正、没有虫咬、没有磕碰、没有被农具划伤的好菜,在秋阳下晾晒两三天,让蔬菜带的少量泥土微干。春节前后,上下菜窖要特别注意安全,如果菜有腐烂的话,菜窖里会缺氧。要检验菜窖是否缺氧,有个办法是点个煤油灯放到窖里,如果煤油灯熄灭,就不能到菜窖里取菜,要打开盖子通风。有趣的是,立春之后,窖藏的蔬菜会冲破周围泥土的束缚,自顾自地长个儿,萝卜、土豆、红薯生了芽,大白菜也长了菜心,让人一下子感觉春天就要来临,不禁赞叹生命的顽强。
大雪纷飞的冬天,到菜窖里取一抱白菜上来,洗净切碎,和碾碎的核桃仁一块加点调料做成馅,包成饺子或包子,或者炒一盘红辣椒醋熘白菜,是多么惬意啊!掏几个土豆、红薯上来,在爷爷熬茶的火炉里烤着吃,蘸点蒜泥和咸韭菜,吃起来味道会更好,那种甘甜、绵软、沙沙的感觉,很是过瘾。或者洗几颗萝卜,清炒、凉拌、红烧、生吃、做汤都可以,母亲凭借一双巧手,愣是把萝卜做出了很多花样,变着法让全家人都吃好,那种滋味至今还让人回味无穷。
窖藏这种朴素而聪慧的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如同冬日里的暖阳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