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庆城县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大力推行“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聚焦“强点、扩面、增效”三个关键点聚力攻坚,突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做大种植业基础。庆城县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提升苹果产业质效,加快设施蔬菜生产,发展道地中药材,全县新建百亩以上设施蔬菜生产基地2个,完成市县级示范园创建9处4080亩,建成中药材示范基地1处。预计全年苹果、蔬菜、中药材产量分别达到24.1万吨、44.3万吨、2.36万吨,实现产值分别为14.03亿元、7.69亿元、1.91亿元。
做精畜牧业牵引。庆城县实施养殖业牵引带动战略,加快畜禽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扩大畜禽养殖规模,提升畜禽良种化繁育能力,建成庆城县现代肉羊“育繁推”一体化产业园、甘肃沃尔森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县肉牛存栏达到4.62万头,占任务的100.4%,出栏2.2万头,占任务的104.8%,肉产量0.548万吨,实现产值3.96亿元;肉羊存栏达到32.68万只,占任务的105.5%,出栏14.1万只,占任务的102.2%,肉产量0.23万吨,实现产值2.6亿元;生猪存栏5.62万头,占任务的102.2%,出栏5.7万头,占任务的102.8%,实现产值1.42亿元;肉鸡存栏17.4万只,占任务的102.4%,出栏33.6万只,占任务的101.8%,实现产值0.203亿元。
做优菌业纽带。庆城县建成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其中在驿马安家寺新建食用菌生产基地1个,巩固提升驿马东滩村、高楼杨塬村、卅铺镇廿铺村食用菌生产基地3个。同时,招引西安客商投资建成甘肃君泰诚食用菌基地,现有食用菌企业2家,合作社3家,新建食用菌大棚119栋,全县已生产香菇菌棒160万棒,生产菌菇1279.9吨,实现产值1647.4万元,食用菌产业雏形基本形成。
健全收贮体系,庆城县结合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依托境内7个农作物秸秆项目实施主体,对农作物秸秆进行了饲料化、肥料化、基料化、燃料化等回收加工利用。科学规划,以点带面,从严监管,不断改善全县畜产品生产环境。有效发挥庆城县惠强废旧农膜回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52个回收网点的优势,积极引导和动员农户清理残膜,从源头上减少农膜残留,形成“覆盖全县、运行有序、乡村监管、市场化运作”的废旧农膜回收体系。带动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93%、82.17%、86.84%。
下一步,庆城县将持续做好产业发展,接续实施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全力推进“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积极打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的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将农民嵌入到产业链上,提高农民产业发展参与度,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实现持续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