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挖掘资源禀赋 促进高产高效 ——庆阳市步入创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新路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庆阳市以“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为支撑获批整市创建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庆阳“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和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在中央环保督察中,“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作为推动农业生态环保工作的“庆阳模式”得到充分肯定……

立足区位优越、气候冷凉和农业废弃资源丰富的优势,庆阳市着力打造以种植业为基础、畜牧业为牵引、菌业为纽带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新格局,预计2023年实现一产增加值132.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280元。

守牢粮食底线

构建循环农业格局

庆阳市坚持把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面积、提升粮食产量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措施,防止耕地“非粮化”倾向,常态化推进撂荒地排查整治。2023年完成整治季节性撂荒地5万亩,利用苗木腾退耕地复种农作物3.16万亩,有效拓展粮食生产空间。

全市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秋冬大会战”,全年45万亩建设任务基本实现“当年任务当年建成”目标。紧盯春播、秋播、复种“三道防线”,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1.82万亩,复种谷物45.57万亩、豆类10.65万亩、马铃薯5.51万亩、蔬菜21.22万亩,麦后移栽荏15.36万亩,创新“一年两熟”“两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破解传统耕作方式,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为加快构建“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格局,庆阳市做大种植业基础,组建成立了庆阳市苹果产销协会,加快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壮大道地和仿野生中药材种植规模,预计2023年苹果、蔬菜、中药材产量分别达到120万吨、107万吨和12.5万吨。做强畜牧业牵引,新增畜禽规模养殖场52个,改造提升规模养殖场10个,建设绿色标准化示范养殖基地24个,预计全市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65万头、545万只、148万头和7465万只。做实菌业纽带,新建绿色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基地10个,引培食用菌龙头企业19家,建办食用菌合作社28家,菌棒生产能力达到8300万吨。

突出全链开发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

按照“全市一盘棋,一县一特色”的布局思路,庆阳市持续做强做优县域特色产业。突出万亩、万头(只)绿色标准种养基地建设,2023年全市新建设施蔬菜生产基地22个,新增万头生猪育肥场3个、千头牛场3个、种鸡繁育场2个、肉鸡养殖场7个,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3.5%。加快产业园区建设,全市新获批认定庆城苹果、华池中药材2个省级产业园,累计建成国家级产业园1个、获批认定省级产业园5个、国家产业强镇3个,基本形成“一县一园”发展格局。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全市新引培龙头企业20家,新培育家庭农场660家,建办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25个,“五有”合作社占比达到62.6%,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8%,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持续提升。

加强品牌培育营销,全市新培育企业商标品牌9个,新认证绿色农产品24个,续展绿色农产品14个。组织110家企业参加农交会、兰洽会等各类展会11次,利用京东、抖音、快手等平台线上销售农产品1.51万吨,实现销售额3.21亿元。“环县羊羔肉”列入2023年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庆阳苹果”荣获第22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培育多元生态菌业

促进产业生态循环

为健全收贮体系,全市新建农业废弃物收贮利用企业8家,建成饲草料加工企业12家、有机肥企业18家、菌棒生产主体12家。2023年有效消纳利用农作物秸秆127万吨、苹果剪枝21.8万吨、畜禽粪便903万吨、菌糠菌渣3.8万吨,带动畜禽粪污、果木枝条、农作物秸秆、菌糠菌渣实现资源化利用。

为加强面源污染防治,全市抓实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累计建成回收网点477个,回收废旧农膜2.73万吨。实施宁县、镇原县、西峰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全市739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因地制宜处理利用尾菜17.48万吨,处理利用率54.3%。

全市还支持种养合作社与食用菌企业建立“订单式”合作机制,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废弃果木、菌糠等资源,生产加工饲料和有机肥。实施链主骨干企业引培提升行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全市龙头企业总数达到384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8%,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7990家、家庭农场5953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081家。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