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甘肃——推进非遗传承 壮大人才队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刘兰芳(左一)正在绣制香包 受访者 供图

□ 李 楠

前不久,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陇东沃土·民俗芬芳研学游主题线路,庆阳义渠民俗文化田园综合体被纳入线路之中,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是研学过程中重要一站。“我们将结合在甘肃省非遗工坊管理人员培训班学到的优秀经验和理论知识,对研学课程不断进行优化,向学生展示非遗传承人的日常生活,做好非遗传承工作。”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负责人刘兰芳说,随着2024年春节的来临,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结合龙年主题,推出了龙头帽材料包、龙年主题香囊等新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好评。

交流经验促进文旅发展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吕兴来介绍,近年来,甘肃活化用好全省非遗资源,深入挖掘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的当代价值,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载体,不断推进非遗工坊建设。

为此,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多次举办非遗工坊管理人员培训班,帮助甘肃省文旅系统相关负责人、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参与院校师生和省级及以上非遗工坊负责人,学习非遗保护的法律法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等,让大家全面了解非遗保护工作的各个环节和要点。

在前不久举办的一次非遗工坊管理人员培训班上,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的临夏砖雕非遗工坊、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裕固族服饰非遗工坊带头人分享了他们在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经验。

临夏砖雕非遗工坊依托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于2018年11月挂牌成立。近年来,临夏砖雕非遗工坊结合临夏砖雕特色,积极探索“公司+”模式,形成了产学研创新协同、全产业链发展的模式,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双主体办学双机制育人机制,突出非遗工坊的实践性。

裕固族服饰工坊负责人妥丽娜介绍,这个工坊以裕固族“民间绣工+工坊”和公司集中生产为主,制作生产尧尔娃娃、民族旅游纪念品、民族特色美食等,产品达150多个品种。目前,尧尔娃娃已通过商标注册,逐渐成为裕固族现代形象的化身和代表。

2019年,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庆阳香包绣制,设立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刘兰芳说,通过不断探索实践,这个非遗工坊将传统庆阳香包绣制与当代文化相结合,设计推出不同类型的非遗文创产品,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博物馆”的商业模式,覆盖庆阳香包传承、设计、展示、销售的各个环节。

庆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郭丽君介绍,目前,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在产品研发、市场销售、行业引领等方面发挥着骨干带动作用。

非遗工坊汇聚传承力量

近年来,甘肃通过“非遗+文创+培训+电商+展销+乡村旅游”等多种途径,不断推进非遗工坊建设。

像刘兰芳一样的优秀非遗工坊带头人,同样是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乡村工匠、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动着一批又一批人从事、传承非遗,让非遗焕发出新时代风采。

“受家人影响,我从7岁开始就开始尝试香包制作。2013年,我和刘兰芳老师第一次相遇,就被她精湛的绣技折服和吸引。2019年,我正式成为刘老师徒弟。”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邹叶叶说。目前,她负责4000余名村民的香包制作工作。2007年,从大学毕业的张楚晨加入刘兰芳的公司,成为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的新生力量。如今,作为销售主管的张楚晨对香包的销售数据了然于胸。张楚晨说,公司香包2023年线上销售额突破80万元。

张掖市肃南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牙俊秀介绍,近年来,肃南县引导和鼓励各类手工艺类非遗项目坚持走生产性保护路子,每年组织举办以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为主的专题培训班3至5期,培训城乡劳动力200人次左右,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培育重要的新生力量。

同样,人才培养也是临夏砖雕非遗工坊近几年比较关注的方面。“近几年,我们积极发挥临夏砖雕传习所、临夏青韵砖雕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作用,与临夏现代职业学院联合开展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双向办学,吸纳更多年轻人从事砖雕行业。”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祥军说。

据不完全统计,甘肃认定的121家省级及以上非遗工坊,共线上线下培训5万人次,直接吸纳脱贫群众2000余人,带动就业1万余人。

研培院校提供人才支撑

陇东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赵志学分享了他关于唢呐音乐记谱的系列思考,这也是日常学校课程设置的一个课题。赵志学介绍,陇东学院作为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参与院校之一,已经培养出百余名陇东道情皮影戏、陇东南传统音乐传承人,在研培过程中,形成了分阶段培训、专题培训和师徒培训的模式。

“参加非遗工坊管理人员培训班对于研究所积极研究探索实现传统染缬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及时代元素的融合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兰州交通大学染缬艺术研究所负责人张宁说。截至目前,这个研究所已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染缬艺术方向研究生20余名。

“我在兰州海亮实验学校开设了染缬艺术社团课程,主要以绞缬(扎染)教学为主,课程结合理论讲授和实操训练,让学生掌握扎染技艺,延续和发扬创新扎染技艺。”从兰州交通大学染缬艺术研究所毕业,从事传统染缬技艺保护、创新和传播工作的郑丹宁说,“我至今还记得接触染缬艺术时所燃起的强烈的探究欲,作为一名非遗保护工作者,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就像最初见到染缬艺术充满好奇的样子。”

正在兰州交通大学读染缬艺术专业的刘静苗刚开始关注扎染也是因为网络上的视频和图片。“现在,除了课程的学习,我也会参与甘肃地区民间染织绣技艺提升培训班的工作。如今,融合了非遗元素的文创产品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这也让我们的工作受到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吸引他们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刘静苗说。

吕兴来介绍,在非遗工坊培育发展过程中,甘肃非遗研培院校充分发挥高校学术研究和教学资源优势,精心组织举办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等各类传承人研修研培班,帮助传承人强基础、增学养、拓眼界,提高非遗传承人文化素养、学习能力、传承水平。自研培工作开展以来,甘肃各研培院校累计完成研培31期,培训非遗工坊参与人员、各级非遗传承人1400余人次,为甘肃非遗工坊建设、非遗保护事业发展提供了的人才支撑。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