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忆老年 | 初一挂红迎旭日 (李建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黄河支流泾河流域,有一块隆起的黄土叫陇东。甘肃的陇东包括庆阳市、平凉市,属于黄帝族繁衍生息,开创华夏文明的地域。这庆阳古属北豳,北依陕北,南接关中之咸阳的长武、旬邑县,西依六盘山,东括子午岭,紧挨黄帝陵,域内之正宁县就有黄帝衣冠冢。庆阳是先周农耕文化的发源地,《诗经》里的《豳风·七月》、《大雅·公刘》就是歌咏这一地域的经典。这里有周祖陵、公刘庙,民间保留着深厚的先周文化传统,土壤肥沃,粮林丰茂,民俗独特。剪纸、刺绣、民歌、皮影、社火等民间艺术融在人们的窑洞民居生活里。春节我们来到了庆阳,惊喜发现,这里是一个民间艺术的世界,人们有着神秘的敬神祭祖信仰,依然传承着周秦古老风俗。他们把春节叫“老年”,唱牛皮灯影戏,说书,耍社火……这年过得太有滋有味了。我们的老年是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太平乡马南庄村前庄刘家过的。刘氏一家兄妹八人,刘镒、刘钵、刘镜、刘锷……都六七十岁了,这是一个世居陇上的大家庭。

不少史家认为夏时周人先祖由山西转移庆阳,在原庆阳县(今庆城县)落脚,始祖为后稷之后不窋,不窋、鞠陶经营成功向南拓展,在公刘时代占据泾河以北的董志塬大片土地,与戎人杂居。董志塬当时叫大原(太原),古公亶父时,周人由大原再迁岐山。

西周期间,戎狄不断南侵,威胁周室,周发兵反击,巩固边防。《诗经通论》引何玄子语曰:“不窋窜于西戎,其地即今庆阳地府是也,有不窋城,又有不窋塜。春秋时为义渠戎国。厥后公刘往迁于豳,盖道庆阳,经平凉而后达于今西安府之邠州”。道庆阳、经平凉、达邠州,几已包括豳文化圈内泾水流域大部分地域。《诗毛氏传疏》言:“……然则大原当即今之平凉,而后魏立为原州,亦是取古大原之名尔。计周人之御 严狁必在泾原之间。若晋阳之大原,在大河之东,距周京千五百里,岂有寇从西来,兵乃东出者乎?《小尔雅》云:‘高平谓之大原’……奂案:《方舆纪要》:‘陕西平凉府镇原为唐之原州治,固原属原州界西之中,疑古大原当在镇原,平凉即泾阳地,从泾阳直北追至镇原,不更向西北矣。’”

历史上镇原时属平凉,时属庆阳,今属于庆阳,曾辖泾河北岸支流蒲河两岸先周“大原”的大片。马南庄所在太平镇为魏“高平第一城”。考察庆阳年俗,以马南庄年俗为典型,与《诗经》《周礼》《礼记》等典籍相互印证,向我们共同叙说着中国年文化的源远流长……

今天,我们推出“忆老年”系列之四《初一挂红迎旭日》:

5b54d268ef8ec69f16e0d15f9b462e71_1a7a8373-91c9-428a-9442-8c8af70fe695.jpg

初一挂红迎旭日

初一凌晨响完鞭炮,给灶神换上香,就去上庙。庙是村庙,在窑洞院前的山上。塬上往下走三四里弯曲的土路,见一枣园,过枣园就是阳山庙。路上人三三两两,孩子脖子上都挂着红布往回走。

所谓庙也就是几孔窑,叫窑庙。有关帝、有观音、有送子娘娘。座北向南的窑前场子上竖着红绿两面大旗,几位穿着黑色皮夹克的乐手还在鼓吹。刘老兄弟几人领着孙子来挂红,布施了两元钱,烧纸,叩头,庙里主持给孩子挂上了红布。挂红的目的是祈求神灵保佑子孙。

红是太阳的颜色,美好、富贵,乃祥瑞之色。春回大地,日暖花开,万物复苏,红色象征生命繁衍,成长旺盛。红色有如血的颜色可以驱病避邪。身挂红布,犹如神灵附身。有了神灵的保佑,这一年都会风调雨顺,这一生都会心想事成,孩子健康成长,日子红红火火。有老人似是代表全家人来挂红的,要不怎么身上挂了三四条?我禁不住神的诱惑,上了十元钱,也挂了一条。

问这风俗从什么时候开始,都说很早很早了。庙会挂红的风俗我见过,司机将之系于方向盘以保佑安全也常见,可初一凌晨去挂红我是第一次见。电视上看到有一个城市开展挂红丝带活动,红丝悬门告诉行人天冷了,您可以进来避避寒……我想这个城市赋予了红带子博爱的情感价值。

尚红的风俗是有来源的。周人尚赤,以赤色为吉利。“华”就含有赤义。凡遵守周礼尚赤的人和民族,被称为华人,通称诸华。故而“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过年了,灯笼红、对联红、妹妹穿的裹兜兜红,连那灶神也是“状如美女,著赤衣”。大白的圆馍馍从锅里蒸出来了,乘着热气升腾,妈妈用筷子头蘸上红颜色,也要在馍馍顶上点一个红!嫂子切了五个细竹签点了一个梅花,顺手给儿子额前上也摁了一点红。

在阳山庙的窑内我发现有人祭拜“虫蝗宫”的神楼子,也叫“神亭子”,每到祭祀人们抬在轿上的那种。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我为调查祭虫庙会将车开入河沟村中窄路,险些路踏车毁人伤,终未看成。问刘镒先生原来村中确有祭虫风俗。炎夏如遇虫灾,则在村场设坛,抬来虫王爷神位敬于上。插红黄绿白黑五色旗,备红黄绿白黑五色粮食。将纸制彩旗插入五个鸡蛋壳里,村民跪而听道士诵经。并在神坛下绑一红公鸡,等待阴阳诵经后,孩子到地里捉虫喂给公鸡吃下。敲锣打鼓举彩旗,抬虫神爷回庙上,杀公鸡以祭虫神,然后将殇鸡拿回煮熟切成肉丁,分给每户人等食之,以期家家地里粮食颗粒大,虫子不要来。

大海上,鲜艳的红太阳喷薄而出了;大地上,春天的红花欣欣向荣了——天地之间,人们祈愿健康、平安、丰收、福裕的心愿是多么深沉啊!


编辑:李婕责任编辑:杨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