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镇原
镇原县抓点示范促振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去年以来,镇原县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发展思路,在持之以恒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抓点示范,带动乡村产业、文化、人才振兴,全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更有质感,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秀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大早,新城镇孙庵村村民慕全喜就在自家的牛棚忙活起来了,拌料、倒草、铲粪,牛儿见他来了都急着哞哞往槽头趁,看着膘肥体壮的牛儿他也乐在其中。“每天得早起添料,虽然很辛苦,但也换来了很好的回报。”

慕全喜家养了近60头牛,去年出栏十头左右,收入近30万元。在孙庵村,全村家家户户都有养牛基础,大家比拼养牛技术,努力创收致富,争当“养牛明星户”。像慕全喜这样依靠养牛致富的村民,远近乡镇还有很多。

为加快乡村产业振兴,新城镇联合平泉镇、中原乡、郭原乡以新城孙庵、平泉湫池等 18 个千头肉牛养殖示范村为依托,创新建立镇原新城万头肉牛养殖示范区党建联盟,通过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抱团发展,打造区域统筹、产业融合、多方联动的党建共同体,为全县肉牛产业发展闯出了新路子。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走进平泉镇南徐村,干净整洁的村道两旁,一排排红墙青瓦的农宅错落有致,村党支部广场上的红旗迎风飘扬,一幅幅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墙面彩绘引人注目,整个村庄在冬日里生动又美丽。

聚焦乡村文化振兴,镇原县着力破旧俗、树新风、惠民生,涵养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先后建立了“婚丧事简办承诺书”制度,精心开展“推动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万人签名倡议暨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镇’因有你‘原’定今生”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体婚礼等活动,倡导推行嫁娶“低彩礼”“零彩礼”。同时,大力推广“民事直说”“村规民约”“四议两公开”等自治载体,村民自治意识不断增强,文明乡风日渐浓厚。

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在平泉镇马洼村食用菌大棚内,一袋袋菌棒整齐排列,一株株大叶平菇如花绽放,王宏亮正带着工人们忙着日常管理、采摘菌菇。“现在我们建有标准化日光温室17座、现代化玻璃温室1座、钢架大棚120座。”作为平泉镇新乡贤代表人物之一的王宏亮,凭着自己对现代农业技术和市场经营理念熟知的优势,积极投身平泉镇食用菌产业发展当中,通过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

在全县人才振兴战略引领下,去年,平泉镇争取到新乡贤助力村级基础设施改善提升资金54万元,招引各类项目7个,达成初步意向投资1.85亿元。

聚焦乡村振兴人才需求,镇原县精描细绘广纳贤才的“远景图”,打好“选引育用”组合拳,让更多的实用人才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彰显价值、出力出彩。

同时,常态化开展防返贫监测,全面推广运用“一键报贫”系统,累计识别纳入监测对象1180户4841人,稳定消除风险558户2264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去年,全县共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53亿元,实施结对、协作帮扶项目63个,完成消费帮扶3.03亿元,各级帮扶单位帮办实事1289件,实施乡村振兴示范项目188个,巩固提升示范村镇54个,创建示范村镇22个。村级集体经济“一清零双倍增”行动成效明显,村均收入达到18.05万元。新改户厕7100座,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实现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同时,村民自治意识不断增强,“民事直说”“村规民约”“四议两公开”等自治载体有效推广,清单制、积分制管理得到群众普遍认可,“五治”融合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尊亲睦邻、守望相助、诚信重礼的乡风民风日渐浓厚。

编辑:李婕责任编辑:杨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