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华池
深耕沃野绘新景——华池县以“三抓三促”行动激发县域高质量发展动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春时节,行走在华池县的田间地头,只见平坦的村道延伸至家家户户,高效农业大棚里一派繁忙。一个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一幢幢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座座产业园区呼之欲出。这些场景,正是华池县深入贯彻落实“三抓三促”行动,积极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写照。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华池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市部署要求,紧扣中心大局,瞄定目标任务,聚焦思想认识抓学习,聚焦决策部署抓执行,聚焦工作成效抓效能,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县域综合实力、发展能级再上新高度,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集中攻坚解难题

“ 多少年啦,这条路终于通畅了!”2023年底,困扰群众出行6年之久的s506孙家湾至白马公路全线通车,附近的群众纷纷点赞。

S506线孙家湾至白马公路工程(华池段)项目起点位于王咀子乡王咀子村,终点位于白马乡连集村,全长122.521公里,涉及6个乡镇52个行政村。2017年5月份开工建设,后因政策调整、资金短缺等原因进度缓慢。“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华池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化解重大项目遗留问题精神要求,将S506线公路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将S506线公路细化为八个标段,按照“一个标段、一套人马”, 推行“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间进度表”的工作机制,为各标段分别配备专门工作力量,明确具体工作人员,逐项分解工作任务,层层建立“责任区”,人人肩上“压担子”,全力攻坚,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压茬推进,推动S506线公路项目于2023年12月底全线通车。

理旧账、破难题、开新局。华池县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契机,实行县域发展重点难点包抓制度、“红黄蓝”三类管控制度,全力攻坚发展难题,持续增强执行力,以抓铁有痕的韧劲扎实推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梳理历史遗留问题5个,全部妥善化解。办结社会监督意见39件,办结率达到100%。针对绿源石油伴生气、石墨深加工、打庆高速建征拆迁、固废资源化利用、伴生气处理站、中药材产业园建设、火焰沟生态沙棘产业园建设、50万千瓦新能源建设等重点任务,逐项目建立抓促推进台账,每周调度落实进度,年内各项重点任务落实成效显著。针对作风不实、效率不高、重点任务进展缓慢等突出问题,约谈部门单位负责人30人次,责令作出检查单位2个,推动纠改问题46个,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真抓实干蓄动能

华池通用机场首次试飞转场成功,华池成为全省第二、庆阳第一个拥有机场的县;G244打庆高速通车,结束了华池不通高速的历史;南梁镇生态移民安置点等34个重大项目全面建成……过去的一年,华池县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华池县坚持把“三抓三促”行动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强统筹协调和调度推进,持续巩固提升“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成果,用活用好省市1.5亿元奖励资金,切实推动行动向纵深拓展。

思路明晰了,行动更加笃定。华池县迅速行动,谋篇布局、筑垒强基,打响了重点产业链开局突破“攻坚战”,第一个动作就是招商。为了营造更加亲商的环境,华池县不断深化“两型”机关创建,处理影响营商环境人和事20人23件,处置“庸懒散”等作风问题26件;开展“一把手走流程、提效率”活动,“零距离”体验一把手“走流程” 399项、股(室)长“坐窗口” 550项,纠改问题109个,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最多跑一次”办税达到178项,让企业获得信贷、用电用水用气用暖等环节持续优化。同时,全力推进“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制定招商引资“一图谱四清单”,建立县级领导分区域联系招商机制,以上率下推动招商。重点围绕石油天然气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等8大产业链,以商招商、定向招商,各级累计外出招商40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5个,完成到位资金45.65亿元。

2023年,华池县千方百计争资金、引项目、抓建设,以“八项机制”“九张清单”为抓手,充分发挥“红黄蓝”三类预警督促作用,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协调抓促、专班推进责任制,谋划储备各类项目216个,实施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61个,完成投资87.12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紧盯重点促振兴

春节假期刚过,位于华池县城壕镇余家砭村的菌光互补产业园内,生产菌棒的工人们已经忙碌起来了,套袋、搬运、灭菌、接种等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如今,广袤农村,青山如画,一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歌,正在华池的田间地头奏响。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华池县抢抓国家发展重大机遇,打造现代农业品牌体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建设呈现新气象。围绕全县七大支柱产业,构建“7个产业党委+15个产业联合社党支部+N个产业党小组”产业发展体系,推行“六共机制”,鼓励引导村干部和农村党员领办创办新型经营主体352个,带动群众发展致富,全县11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2187.97万元,村均19.71万元。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作用有效发挥,累计识别监测对象744户2788人,消除“三类户”484户1780人。深入推进乡村建设,整合资金2.74亿元,实施项目99个,新增自来水入户1943户7676人,完成电网升级106.37公里,新修自然村(组)硬化路29条113.9公里,完成户厕改造1650 户。109户群众通过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住进了新家园。打造富有华池特色的省市县级示范村20个,被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评为“全国清洁村庄先进县”,南梁镇荔园堡村、山庄乡尚湾村被评为省级“和美乡村”,悦乐镇、乔川乡被评为“省级文明乡镇”,南梁镇荔园堡村被农业农村部授予“2023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三元双向”农业循环模式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和“中国改革2023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中药材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家庭农场34家,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40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5.91万头、71.39万只,同比增长18%、11.3%。

产业项目聚链成群、蓄势待发;民生项目落子成棋、惠及群众;文旅项目遍地开花、衍生新业态……如今的华池,一幅幅千帆竞发、生机勃勃的图景跃然眼前。(封康康)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