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文教
张玉平:忠诚的心在平凡岗位上闪烁精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追记华池县检察院监所科科长张玉平

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 路娜

     4月14日,在丈夫张玉平去世近百天的日子里,赵玉梅默默收拾着丈夫的遗物,她至今仍然无法接受丈夫的离世,她说:“没有男人这哪还是个家呀?”

    1983年8月,张玉平从华池县黄岔小学调入华池县检察院工作。2003年4月起担任华池县检察院监所科科长,2016年1月20日,张玉平因患糖尿病引起肾功能衰竭,长期医治无效去世,享年57岁。

直性子热心肠

     “不管面对的是谁,有问题他都会提出来,毫不留情。”张建军之前是华池县检察院的纪检组专职干事,现在接手了张玉平的工作,相识30多年,共事20多年,他对张玉平的工作态度十分敬佩,他说:“老张一直都是这样,直性子,20多年没变过。”

    张建军清楚地记得,那是2013年的一次座谈会上,张玉平的举动给在场所有参会人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会上,他提出了在押人员刑期计算错误的问题,并且要求重新核算刑期,他的举动让在座的所有人的都吃了一惊。如此敏感的问题,其他人总会用另外一种方式解决,而他却在座谈会上提了出来,他说:“这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应该得到保障。”

    张玉平的“不讲情面”出了名,初出茅庐的科员们对他敬怕三分。郭沅鑫只在他身边待了两个多月,却也没少“挨骂”,“他对我们这些年轻人都比较严格,尤其是工作上,特别认真,不允许我们出现任何的差错。”虽然挨批评会有些难堪,但这些年轻人却对他心存感激,“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他说的每一点东西仔细想来都特别重要,这对我们业务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我记得是去年夏天的事,那天都已经下班了,但是第二天要用的材料还差很多,张科长做完透析之后就赶回单位跟我一起整理材料。”刚到检察院工作的张国星对很多业务都不熟悉,已经透析了近4个月的张玉平不放心,在家里坐立不安,坚持回到单位与科员一起加班。那天,他们一直加班到晚上10点多钟,所有材料都准备好了才放心回家。

“两点一线”离不开工作

    监所的工作繁杂而琐碎,不管是社区矫正还是查案办案,每一个细小的地方他都考虑得特别全面。平日里,他通过电脑预警、与在押人员谈话、查阅看守所登记台账,对每一位在押人员的情况了如指掌。时不时督促看守所想办案单位及办案人员进行限期提醒。为了让在押人员的权益得到有力的保障,他推行了“阳光检察”,在监视室内设立检察官信箱、羁押限期公开栏;在监外设立检务公开栏,将案件审查条件、名单、结果都清清楚楚的公布于众,实现“阳光作业”。 

    作为一名基层监所干警,他始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放在首位。“老张,晚上10点多要送过来两个犯人……”不管什么时候,无论身在何处,只要电话铃一响,他就直奔单位。

   “他没有别的爱好,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回家研究案件。”在张玉平卧室的书架上摆满了刑事案例书籍,赵玉梅说,回到家里本来可以好好休息,但他躺在床上也要抱着书看半天。

积劳成疾不退缩 

    从检工作的30年里,他常年加班加点,生活没有规律,有时候天还没亮就要出门,有时已是深夜还要继续工作。2011年,他被确诊身患糖尿病,医生建议他进行修养治疗。“他患病的一年时间后,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但是让他回家调休,他都不愿意。”朱志高是华池县检察院副检察长,在得知张玉平患病后多次劝说他回家修养,但是他总以各种理由坚持下来。

    2015年年7月,张玉平经过4次透析之后,视力开始慢慢下降,因为负担不起高额的治疗费用,他开始回家自己做透析。“2014年10月,看守所共收押人犯247人,其中盗窃60人……”随着病情的加重,张玉平开始慢慢忘记以前的事情,为了保证不出错,他随身携带一本黑色的笔记本,方便记录下所有的事情,一个姓名、一个电话号码、甚至是刚刚说过的一句话都会仔细记录下来。有时忘了带本,他就会随手捡起一张纸,写完了装在口袋里。赵玉梅说:“每次洗衣服都能从他的口袋里翻出几张小纸条,上面写着零散的信息。”

    几十年如一日,张玉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2010年至2012年,监所工作连续三年在绩效考核中进入全省前30名,全市第一名。他负责的监所科于2012年被市检察院评为先进集体,受到表彰奖励,2013年绩效考核全省第二名、全市第三名,2014年全市第一名。然而,面对这些荣誉,他只是平淡地对大家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