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文教
溢着书香的沙龙——陇原读书会发起人郑晓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引言:上世纪30年代的每一个星期六,都会有一个“周六聚会” ,地点在一个太太的客厅,而这太太客厅的女主人就是一代才女——林徽因,她与梁思成在北京总布胡同的家,成了20世纪30年代名满京城的文化精英聚会之地。

如今在我市,也有一位才情横溢的女性,她发起成立的“陇原读书会”和“一书一沙龙”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热爱读书的人的参与,成为这个城市最具人文气息的文化符号。

溢着书香的沙龙

——访“陇原读书会”发起人郑晓红

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  马瑶

    “读书沙龙,成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精神高地,是老师们交流思想、活跃思维、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的新平台,也成了增添动力、鼓舞士气、团结教师、凝聚人心的黏合剂。”西安的杨先生关注郑晓红主持的读书沙龙已有两年多时间,他说:“读书沙龙,已成为庆阳的新名片,它传播着社会正能量,宣传着新时代的庆阳文化。”

  2014年,由《庆阳教育》编辑部发起的“一书一沙龙”和“陇原读书会”在庆阳市七县一区和市直学校落地生根并全面推开,传播读书的火种。作为《庆阳教育》的责任编辑和陇原读书会发起人的郑晓红,也因此被更多热爱读书的人所知晓。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对于郑晓红而言,读书让她超越世俗生活,心境变得宁静。在郑晓红的家中,占据客厅整面墙壁的一个大书柜,纵横分布的格子里摆满了各种书籍,有文学、历史、收藏、连环画等,共1236本。

其实,郑晓红的阅读之路从4岁便已经开始。那时,父母在合水县的石油农场工作,每次外出办事时总会带着年幼的她,为了让她不打扰到他们的正常工作,父母就给郑晓红买本童话书将她放到庆城县新华书店,这一呆就是一整天,她便沉浸于书中难以自拔,“书店都关门了,我就坐在书店门口继续看。”郑晓红说,只要在书店,父母外出办事就会很放心。

郑晓红的外公是甘肃省中医学院的一名教授,他对郑晓红读书习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一年的时候,我就会用拼音和汉字歪歪扭扭的给外公‘凑’出一封信来,每次收到信后,外公都会给我寄回来一大包图书。”郑晓红说,也是那时候,外公的支持培养了她读书的好习惯。

“第一期读书沙龙是在一所市直学校做的,我们共读的是王开岭先生《精神明亮的人》。”回忆起第一期沙龙,郑晓红对当时的场景仍记忆犹新。刚走进沙龙场地时,老师们正襟危坐、严肃紧张的气氛让郑晓红觉得有一种“戒备”,然而,这种感觉很快随着沙龙的进程烟消云散。老师们相互交流,热烈讨论,观点碰撞,甚至都不愿结束离开。

在宁县的读书沙龙活动现场,一位年轻老师听说有这样的活动,大清早从乡下坐车赶到县城,与老师们共同探讨,讲述自己的困惑。在环县,一位老师本来准备到活动现场看看后走人,结果却像被吸进一个思想的漩涡久久不愿离开,她对郑晓红说:“我很吃惊在庸常的生活中还有像你们这样的一群人在读书、谈书,并试着影响更多的人读书。”

在郑晓红看来,读书是生活乐趣,一本好书不光能让人增长知识,还能给人带来身心愉悦。他和家人一直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工作之余、茶余饭后,家庭成员各自捧起一本书,醉心书丛中。

读“无用书”比读“有用书”有用

“读‘无用之书’要比读‘有用之书’有用的多。”虽然这句话比较绕口,但对于郑晓红来说,这却是她坚持读书沙龙不可或缺的原因。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郑晓红主持了21期读书沙龙,其中教师类读书沙龙16期,每期她都会选择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等一些与教育无关的书籍让老师们阅读。“能够让这些‘无用之书’在老师身上真正产生一些作用。”郑晓红曾在一次读书讲座中提出“不读不写,何以为师?”,她说,作为老师必须要学会读书,让老师通过读书成为一个“杂家”,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获取自己所需的养分。

“老师要给孩子除了教科书以外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获得是需要老师大量阅读来增加,同样也是增加老师个人魅力的重要方法。”郑晓红说,学生时期,是一个人形成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成人的引导也很关键,如果在需要阅读的年龄里没有得到阅读的滋润,长大后就难以产生阅读的需要。“其实孩子是向成人学习的,如果成人世界阅读荒芜,孩子们的世界多少会受到影响。”

读书,让我们精神明亮

陈冠学的《田园之秋》、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阿兰·德波顿的《哲学的慰藉》……每期沙龙读过的图书上都留下了老师们思想与心灵触碰的痕迹。截至目前,读书沙龙已经进行了21期,每期沙龙进行的都很热闹。在正宁县沙龙现场,老师们抢着发言,从早上8点持续到中午一点半;在庆城县,沙龙从早上8点半开始,到中午12点半时老师们仍恋恋不舍、意犹未尽;在华池县,沙龙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不得不结束后,老师们仍站在黑洞洞的院子里,围拢在一起继续兴奋地谈论着……

“你们为什么现在才来?为什么不早点组织这样的沙龙?在大学的时候我也算一个文学青年,我爱看书也爱写东西,可是,工作了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当我拿起一本书后,我惊恐地发现自己看不进去了!当我逼着自己硬读,我又惊恐地发现我失去了理解和思考能力!当我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领悟后,又惊恐地发现自己不会写了!直到今天,你们来了,我才知道,原来我身边还有一群不愿沦落的人,还有一群有理想的人。”这是一位老师在沙龙活动中慷慨激昂的陈词,郑晓红说,当她听这番话时特别难受,也是因为这番话,让她更加坚持做好读书沙龙这件事。

读书沙龙除了16期教师专场外,还进行了5期开放性沙龙,面向社会群体热爱读书的人们。在这些沙龙活动现场,有不少年轻的面孔加入其中,郑晓红说,通过这两年的读书沙龙,让她对年轻人有了重新的认识,这些年轻人是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只要他们愿意思考,有一个好的氛围,每一个人绝对是一个非常优秀、纯粹的人。所以,她也在尽力做好这件事情,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