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文教
春捂秋冻 过犹不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春捂秋冻  过犹不及

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 李彦臻

   民间有句俗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可最近市民杜女士却因为穿太厚而得了一场重感冒。医生说她这是由于扁桃体发炎而引起的热感冒,“很多人不是说春天就要穿的稍微厚点吗,结果却因为这个感冒了10多天。”杜女士感到十分困惑。

    “春捂秋冻在中医养生中也经常被提到,是有道理的,但要掌握一定的度,过犹不及。”西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折彩霞说。

    “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不要过早脱掉棉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的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会难以适应,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而入,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春季养生注重养阳,养阳就要做好保暖工作,但如果气温超过15℃,就不能再穿太多捂着了,这样有可能会出现中暑的现象。”折彩霞还提醒道,要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如果出现降温,则要提前一两天加衣服,如果降温当天才注意保暖,那也是不利于养生的。

    “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

    “我们时常说秋燥,如果过早地穿上厚衣服,有可能会引起咳嗽。并且,秋季向冬季过渡时,人体也要慢慢适应冷空气,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所以不能过早地穿上厚衣服。”折彩霞说。此外,抵抗力较低的人群,比如老人和孩子,还有手脚冰凉、容易气短、脾胃不好的人群,气虚阳虚体质者都不太适合“秋冻”。这些人的遇冷抵抗力并不够强大,受冻后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容易诱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