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文教
(城事杂谈)现代版“千金一诺”谱写信义新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现代版“千金一诺”谱写信义新曲

王丽美 

“一个连出入院信息都难找到的患者,从未想过他会主动回来还钱;做了几十年医生,我还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患者。”连日来,面对前来采访的媒体,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普外科主任黄延年感慨地重复着同一句话。(5月17日《人民日报》)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医院的名称、地址、信息录入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已没有人记得十四年前那个无钱医治的病人,也没有人记得“有钱了一定会回来还”的那句承诺。“做了几十年医生,我还是第一次遇上这样的患者。”医生的感慨道出了在浮躁功利的当下,“一诺千金”的稀缺和可贵。

实际上,黄式水有着很多“理由”不必还款:14年间,他到处打零工,称不上“有钱“;家庭依然困难,每次攒下一点钱,都是先寄回家里应急;这么多年了,人家医院早就忘记了这笔欠款,从未有人催讨……一些工友也建议他别还了,毕竟他自己有心无力,而一些人欠款。相比之下,黄式水践行被遗忘的诺言便更显珍贵。  

虽然黄式水还款数额是3000元医疗费,在某些人眼里不值一提,然而,对于14年前的黄式水来说,是一笔巨款,对于14年后的黄式水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是一笔良心债;一笔医疗费横跨十几个年头,包含太多令人动容的情节:病重时,医院不计回报,救死扶伤,体现了高尚的医德医风,病好后,黄式水感念不已,还款诺言掷地有声,多年后黄式水千辛万苦,执意践诺。如果说当初医护人员妙手仁心拯救病人是一个温馨的开头, 14年后黄式水的还款,让这个温暖的故事有了一个更加美好的结尾,医院的“忘记”,受捐人的“铭记”,凸显植根于民族血液里的诚信、担当的道德花朵依然芬芳馥郁。 

当年医院以无私之心救死扶伤,如今黄式水百转千回还上欠账,现代版“千金一诺”,比古老的“季布”更加亲切更加生动,这是对扶危济困、善心义举的感恩与回馈,更是对良心与诚信的坚守。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昌,在信任缺失、道德滑坡的背景下,奉献与践诺同在,诚信与爱心交融,过滤掉“索取”、“功利”的杂质,谱写出动人心魄的信义新曲,温暖社会,润泽心灵。而我们为什么失去了医患互信人际互信?何时才能找回遗忘的诺言、曾经的美好?我们各行业每个人都该进行怎样的反思和努力?这是此则故事里更待追寻的“续曲”。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