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文教
“负利率时代”尤须防范理财骗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负利率时代”尤须防范理财骗局

 “负利率时代”尤须防范理财骗局

  何 勇

   今年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超过国有大行上浮后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紧接着2月又超过股份制银行,这标志着我国现阶段已进入真实的“负利率时代”。对此,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10万元存银行一年净亏537元。(5月17日《华商报》)

  银行利率持续下调,在猪肉等价格上涨带动下,CPI不断上涨,我国再次步入了“负利率时代”。当然,眼下不只是我国步入“负利率时代”,而是全球很多国家一起步入了“负利率时代”。究其根源,主要是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下,采取负利率模式,可以引导甚至是驱赶民众存在银行的钱流向市场,进行消费流通和投资,从而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而且,近年来,我国已经不是第一次步入“负利率时代”,而是多次步入“负利率时代”。所以,面对“负利率时代”,不必过度妖魔化。

  然而,在“负利率时代”,对于所有人而言,都面临着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手中的每一分钱遭遇保值的困境。如果按照大多数中国人的做法,就直接将钱存在银行之中,那就是亏损、贬值,钱存在银行里就是越存越少。如何理财、选择何种理财产品,才能保证不亏钱,乃至赚钱、赚更多的钱,实现钱生钱,成为很多人应对负利率冲击不得不做出的选择题,也是人们在“负利率时代”最关心的话题。

  但是,众所周知,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发展仍然不够成熟,民众的投资渠道依旧狭窄,特别是广大民众的理财常识、理财专业知识非常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一味的放任、鼓励民众自行理财,很可能会滋生、助长严重的理财诈骗案件。近年来,理财骗局层不出穷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既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以保值、升值为噱头,诱导、骗取市民购买并不一定保值、升值的理财产品,让市民遭受经济损失,还有不少普通市民在高利息的诱惑下,被各类小额贷款公司、集资集团骗财,最新的是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以高利息骗走民众的本金。

  因此,在“负利率时代”,政府监管部门尤须防范理财骗局,防止盲目发展非实体经济的投资风险。首先,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要前置,不能后知后觉。对于现实生活和网络上的各类高息、高升值的理财产品,必须加强网上巡逻和监管,调查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如果存在违法违规和欺骗性的广告,必须及时依法处置,而不是等到骗局揭发才处理。其次,金融监管部门要加强正规金融机构的作业,强化金融机构在理财骗局中的连带责任。比如正规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金融机构办公区,向民众推销理财产品,应当必须录像、录音。如果以高息诱导民众购买理财产品,不提示风险,给民众造成损失的,应由金融机构承担消费者的损失。再者,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加强普通民众的理财知识的普及教育和提醒警示,提高民众的理财常识,提升民众的理财防范风险水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