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文教
“锅盔”馍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甘肃陇南的西和县,有一种特色食品已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和欢迎,它就是西和独特的美食风味———锅盔馍馍!

    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常年征战,粮草易间断。成千上万的士卒饭不能食,力不能足。无奈,一军士无意将面压入头盔,置于火上,烤之少许,烙成了一饼子,居然香酥可口!此饼者,边薄,心厚、表面者鼓、能应当务之饥,亦能久存不坏,众人青睐受赞赏不已。因像头盔,故均曰:“锅盔”。锅盔一名便延续至今!

    又载,诸葛亮凯旋博望,归回新野,命云长驻扎把守营地。适逢气候干燥,田地久旱,马困兵乏。粮草先行!怎么办呢?为稳军心,诸葛亮手捋胡须,低头片刻,便计上眉头。立即书信一封:“多用干面,掺水少许,和成硬块,大锅炕干,得食为馈(盔),以响军士”,关羽得到捷报,照之以做,果然渡过难关,立下了大功。从此,“锅盔”便成为军粮的必备之本。更成为一段流传的佳话。

    餐饮春色来天地,改革开放变古今。值今日,锅盔最盛行于甘肃陇南的西和县。伴随着神奇色彩的故事,西和县人民大胆创新,使得锅盔在质量上提高了一大截,另有一番风味。体形似银盘,像月亮。直径尺余,厚四寸见方,重约5斤左右。

    锅盔的制作也是及其讲究技术的,其设备是靠上下两面均匀加热的吊炉来上烤下烙,如此的操作,其特点有整体升温,受热均匀的效果。即使内部熟透,外部也不致于发焦,火色重者,黄里透棕红,火色轻者,白里见乳黄,一刀切开,柔韧雪白,那酥软程度犹如弹性很好海绵一般,喷香可口,美观大方。现在,有人又将烙锅分为三层。最上叫“鳖盖”,中间叫“火盖”,其下叫“镳”。 旁备设一“烘锅”,烘锅口内置一铁网。烙前,将三层锅置于锅圈上,在炉膛里生些许香砟子炭火,待炭火着到七八成时,用夹剪将大炭火夹于“火盖”之上,中号炭夹到“烘锅”锅膛里,碎炭留在“镳”底下,最后重新将三层锅放到原处,即烙便可。此时,还要讲究勤翻勤转,俗称“三翻二转”, 烙到火色均匀,皮面微鼓,皮底呈金黄时即熟。

    锅盔的用料也是及其精致的。将小麦磨碎后提取其精粉,故而面粉白而韧,所含蛋白质高,香味诱人食欲;可谓察之让人垂涎三尺,食之使人贪得无厌,闻之让人清香扑鼻。

    陇南的这种锅盔馍馍一般贮藏半个把月是不成问题的,它是出门外宿携带的好食品,又是亲朋好友朴实的真情馈赠。因此,他很快地打出了海内外市场,成为近年来佳肴热门而闻名于世。 

    

    

    

    

    

    

    

    

责任编辑: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