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文教
南梁革命纪念馆的丰富内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

    南梁革命纪念馆内涵丰富,这是我近日去此处参观后的难忘感想。她向民众详尽宣传了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史、发展史和对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贡献史。1929年,刘志丹等同志在党的领导下到陕甘边一带宣传革命真理,进行军事活动。后来,谢子长、习仲勋等许多共产党员也参加其中,他们在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两次转移活动中心,从而形成了3个发展阶段。1932年年底之前以甘肃正宁寺村塬为活动中心,1933年初至10月以陕西耀县照金为活动中心,1933年11月至1935年2月以甘肃庆阳南梁为活动中心。特别在第3发展阶段中,他们做了许多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建党、建政以及发动广大民众,扩大革命根据地的工作,成绩尤为显著。1933年12月,在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1934年初,他们在南梁附近四合台选举成立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同年11月7日,在南梁荔园堡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习仲勋当选为主席,贾生秀、牛永清为副主席,刘志丹当选为军委主席、边金山为副主席。在以南梁为中心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革命前辈前仆后继,英勇战斗,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和“围剿”,使根据地扩展到甘肃的合水、庆阳、正宁、宁县和陕西的旬邑、彬县、淳化、耀县、三原、铜川、宜君、黄陵、富县、甘泉、保

    安、安塞、定边、靖边等18个县。在陕西保定(今志丹)、安塞、甘泉、富县、中部(今黄陵)、宜君、旬邑、淳化、耀县和甘肃庆阳、合水、宁县、正宁等县的部分农村建立了工农政权,新设了陕甘边南区及华池、赤安、庆北、安塞、赤淳、富西、富甘、合水、中宜、宁县、正宁等11个苏维埃县治。陕甘边、陕北两块革命根据地连成了一片,红军主力发展到5000余人,游击队扩大到4000余人,有了北至长城,西到环江,南到淳耀,东到黄河,南北1000余公里,东西500余公里广大的红色区域,是在全国成为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失败以后“硕果仅存”的一块根据地,为中共中央随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央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她为抗日战争乃至全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纪念馆有着丰富的内涵,她告诉广大民众,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主要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全民族彻底解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领袖们所肯定。譬如:在题词表彰方面,毛泽东主席给刘志丹同志的题词是:“我到陕北只和刘志丹同志见过一面,就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共产党员。他的英勇牺牲,出于意外,但他的忠心耿耿、为党为国的精神永远留在党与人民中间,不会磨灭的。”周恩来总理给刘志丹同志的题词是:“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朱德委员长给刘志丹同志的题词是:“红军模范。”毛泽东主席给谢子长同志的题词是:“民族英雄。”“谢子长同志虽死犹生。”毛泽东主席给习仲勋同志的题词是:“党的利益在第一位。”

    二

    上世纪80年代,曾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工作、战斗过的老干部、老前辈络绎不绝地回南梁等处旧地察访、缅怀先烈往日的事迹,看望曾支持了他们的群众、战友,纷纷提出了在这里修建革命纪念馆的愿望。其中戴占魁是首倡者之一,他于1933年冬,参加了陕甘边红军“庆阳游击队”,不久,由游击队政委张秀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七十八师特务连指导员、合水县独立营营长等职。1955年3月,任河南省午阳县兵役局第二政委,1959年调河南省军区工作,1964年离休,享受副军级待遇。戴占魁为使南梁革命纪念馆得以立项修建,自费四处奔走呼吁。为了此事达成共识,1985年5月23日,部分在兰州的老同志一块儿座谈,正式讨论了修建纪念馆一事。参加座谈的有甘肃省顾委主任黄罗斌、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登瀛、省政协主席王秉祥、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世泰以及省人大常委高锦纯、李生华、李正廷和省政协副主席秦时暐等。会议讨论了筹建方案,并确定筹建工作省上由黄罗斌、王秉祥、秦时具体协调指导,庆阳地区成立专门筹建班子。会议提出,筹建方案要征求汪锋、张秀山、张策、张邦英、蔡子伟、刘景范、吴岱峰等在京老同志的意见。

    修建南梁革命纪念馆时,担任华池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赵秉璋有幸参与了全过程,赵老于2007年12月,将他的亲历亲见作回忆,写出了《南梁革命纪念馆修建始末》,发表在《百年潮•西部特刊》上,文章说,在兰部分老同志关于修建南梁革命纪念馆座谈会后,同年6月9日,华池县人民政府派员赴兰州汇报筹建工作有关事宜。黄罗斌、秦时暐接见了赴兰人员,并就馆址、规模、经费及组织领导等作了指示。9月8日,省委书记李子奇,省长陈光毅和黄罗斌、王秉祥、秦时暐以及省民政厅副厅长朱瑜、财政厅副厅长史成等在兰州宁卧庄宾馆听取了我和郭仲斌(华池县城建局副局长)关于纪念馆筹建准备工作汇报,并作出了三项决定:一是在华池县南梁荔园堡修建“南梁革命纪念馆”,馆内建一座高为34米(象征1934年)的纪念塔,1986年l0月底前建成,11月7日举行落成典礼。二是省财政厅拨款100万元,其中修纪念馆80万元,修接待站20万元。三是请中央领导和曾在南梁一带从事过革命活动的老同志题词。7月4日,中共庆阳地委决定成立“南梁革命纪念馆筹建领导小组”。组长马西林(地委副书记),副组长王银定(行署副专员)、徐生智(地区民政处长)、金学斌(华池县委书记),成员有刘凤阁(地委党史办主任)、赵秉璋、杨晓林(华池县政府副县长)。筹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金学斌兼任办公室主任,赵秉璋和杨晓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9月16日,南梁革命纪念馆筹建领导小组在西峰召开第一次会议,马西林、王银定、金学斌、徐生智、刘凤阁、赵秉璋出席。地委宣传部、地区城建处、物资公司、建筑公司、博物馆、华池县城建局等单位的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会议。会议讨论了筹建工作的具体事宜,主要是:

    一、在拟建的纪念馆内,除建34米高的纪念塔外,再建四柱双联牌坊门1座,群雕1组,石碑1个(上刻南梁革

    命简史),重修城门,上建瞭望亭。恢复原清音楼和古庙(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办公旧址),箍石窑5孔,用于接待和办公。另外在华池县城修建南梁革命纪念馆接待站。

    二、由华池县承担纪念馆的设计、施工和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工作,地区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协助,并在办公室下设设计施工和文史资科收集整理组。设计施工组由杨晓林任组长,郭仲斌、张广杰任副组长,华池县抽调6名干部和技术人员负责施工。文史资料收集整理组由赵秉璋任组长,刘得祯(地区博物馆副馆长)、高映庚任副组长,从地区和华池县抽调8名干部开展工作。

    三、由地区民政处负责办理拨款手续。基建处所需要的钢材、水泥、木材等由地区计划处和物资公司负责解决。由于需用砂石较大,地直单位和各县要义务承担拉运砂石的任务。

    四、整个筹建工作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在当年年底前搞好南梁革命简史、烈士名单和事迹,领导题词及大部分文物收集整理工作。完成建筑设计、备料和“三通一平”工作,修建城门砖砌围墙和柔远至南梁公路。第二步从次年开始,各项基建全面开工,并保质保量按期完工。

    五、搬迁荔园堡小学和基建用地内的9户群众,从建馆投资中拨给荔园堡小学搬迁费3万元,不足部分由教育部门解决。拨给9户群众搬迁补助费1.5万元。以上搬迁由县教育局和南梁乡政府负责,在全面开工前搬迁结束。

    六、由地委副秘书长贾映岫,地区民政处熊怀义和行署办公室卢武负责筹建联络工作。

    第一次南梁革命纪念馆筹建领导小组会议之后,纪念馆的设计施工和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开始运转。行署办公室于10月7日发出通知,分配支援南梁革命纪念馆工程的拉运砂、石任务。1 0月10日纪念馆修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地委秘书处还发文启用了南梁革命纪念馆筹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印章1枚。1 0月21日,省民政厅、财政厅预拨基建款50万元。庆阳地委发出《关于征集南梁革命文物资料的通知》,征集南梁时期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战斗武器、照片、报刊、杂志、文书、书札、货币、邮票、徽章、地图、印章和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人物事迹等。根据地委通知精神,赵秉璋于11月1日主持召开有各县党史办、文物专干参加的会议,重点研究了征集革命文物及文史资料的事宜。会后产生了《纪要》,并印发了公告。

    1986年1月23日,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秦时暐专程到华池南梁革命纪念馆工地视察施工进展情况,并参加了筹建领导小组的现场办公会议。会议由马西林主持,有新任华池县委书记丑公元及筹备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共1 7人参加,会议讨论并解决了以下问题:

    1.对原工程方案中一些具体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城门洞可恢复原来格式,上书“荔园堡”3字,位置移建在与纪念塔一条轴线上。城门洞左侧石砌墙竖刻中纪委书记陈云题词:“南梁革命纪念馆”。纪念馆院内右侧新建5孔石箍窑作为接待室。群雕、革命历史简介碑建于牌坊门与纪念馆中间,革命历史简介碑用石头砌筑,将原定在纪念塔周围建4个观塔亭改为只在西侧边缘地段南北各建1个亭子。原南梁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办公用过的6间古庙予以拆除,按古庙模式重建7间连通式平房,正面开1个中门。正殿两侧各建9间厢房,统一用作陈列室,一边存放陈列文史资料和实物,另一边悬装中央领导人题字等手稿。中央领导人题字刻石均用质地好的外地石料,其余题词一律用当地较好的石料镌刻。

    2.烈士名单、碑文、领导题词陈设、文史资料稿及其图解、纸图、壁画等均由领导小组审定。

    3.由郭仲斌任南梁革命纪念馆工地指挥部总指挥,李海瑞任副总指挥。3月31日,秦时暐由地委副书记黄续祖陪同,再次视察了南梁革命纪念馆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4月1日,黄续祖在华池县主持召开了南梁革命纪念馆领导小组会议,秦时暐出席,文史组、工程组的部分人员共14人参加。会议决定:(l)纪念塔正面题词,用水泥做成阳体字,烈士名单刻于塔座左右边;(2)纪念馆文物展厅的设计工作由地区博物馆负责,办公地点设在地委党校,经费由南梁工程支付,所需人员由地委宣传部抽调;(3)领导题词排列、烈士名单以及群雕的审定,要征得省上有关领导同意后再定;(4)在城门右侧筑一段“屏风土墙”,通往城门洞的道路不再征用农田;(5)馆内绿化本着古朴庄重的原则,以松柏为主,间以花木,经费由老区建设造林经费项目支出;(6)华池建筑公司承担建馆主要工程,要加强领导,充实技术力量;(7)纪念馆落成后,在馆内选一适当位置,以中共庆阳地委、庆阳地区行政公署、中共华池县委、华池县人民政府的名义刻石纪念。同时要组织编写一本《南梁革命纪念馆简介》的小册子。会议之后,为了加快工程进展和取得省上领导的大力支持,赵秉璋于6月上旬与郭仲斌赴兰州向省上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了纪念馆工程进展情况,黄罗斌听取汇报后指出:第一、关于工程建设方面,一是工地急需的钢材已向省物资局作了交待,可即刻办理手续;二是纪念馆内的排水要处理好;三是接待工程和纪念馆工程要同步进行;四是简介碑亭子防止 风化,也要美观好看;五是抓紧时间建成,请一些老同志来。第二,关于文史资料方面,烈士名单的前称定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烈士名录”。肃反中错杀的人员,已经追认为烈士的全部上碑,没有追认为烈士的不上碑,一些当时的老同志如王世泰、张策、张邦英、刘景范等提供的烈士名单应全部上碑。其他同志提供的名单,应核实情况,该上的上,不该上的不要上。赵清洁、史八牛、麦冲、赵占胜、李占胜、吴占秀等,这几个同志当时很年轻,有的是儿童团的,1934年就牺牲了,应该上碑。陈三才、杨植平、王长贵等人不是1935年底以前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时牺牲的,就不上碑了。路义昌、张世清、杨颖、谢绍安4人是否上碑,要根据情况而定。总的原则是:凡在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从事过革命活动的都应该上碑,无关的就不上了。在展览内容里牵涉一些健在者的事迹和图像,可以列入,要尊重历史事实。需要摆些枪炮等武器,地、县没有可到省军区去借。“简介史”已打印,北京的几个老同志又提了些修改意见,文稿一到马上寄给你们,落款署名“中共庆阳地委、庆阳地区行政公署”。第三,一定要扣紧开支,厉行节约,使用正当,保证工程质量。

    6月18日筹建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秦时暐参加,赵秉璋汇报了黄罗斌的指示。会议经过讨论,决定南梁革命纪念馆碑文题目定为“南梁革命历史简介”;展览厅横幅定名为“南梁革命历史展览”;烈士名单定名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烈士名录”。会议确定:《南梁革命历史展览》内容和文字修改的原则、指导思想和提法应以定稿的《简史》即碑文为准,文字宜简不宜繁,宜粗不宜细。革命前辈历史上的任职一般不搞详细序列和注明。师、团、营、连建制展览文字说明与内容应简短,图片说明要简明扼要。在展览内容中只简介8名师级以上的烈士。牌坊到塔中间只放“简介”碑和亭子。石碑用富平面石镌刻镶嵌。群雕移到纪念塔后面的花园内。领导题词,宜将创建南梁革命根据地时期任职的老同志的题词和现任职的领导题词,分别排列,将横写题词竖排镌刻。碑文落款定为“中共庆阳地委、庆阳地区行政公署”。

    6月22日,秦时暐和黄续祖、王银定、苏国虎、贾映岫、刘凤阁、徐生智、赵秉璋、刘得祯等审定修改“南梁革命纪念馆”展览内容。地委、行署正式向省委、省政府写出专题报告,并要求省上给纪念馆增拨经费577800元。8月27日,马西林在华池县主持召开筹建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决定:1、原设计于牌坊门和纪念塔中间的“简介”和置放“简介”碑的亭子停建,在原地基上建一个花坛种植花木。2、群雕位于纪念塔30米处花园内,用白色水泥浇铸。3、《南梁革命纪念馆历史展览》落款为“南梁革命纪念馆”。4、在牌坊右侧即西墙边处建一简易六角亭,供观瞻人员休息用。5、展出的3幅地图的名称定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分布图》(1 930年至1934年)、《连战连捷歼敌千余》(1934年2月至4月份)、《外线作战击溃顽敌》(1934年5月)。6、以南梁革命纪念馆名义编印《南梁革命纪念馆》一书,封面用陈云题词,内容包括建筑物照片,展览内容和领导题词三部分。

    9月14日,南梁革命纪念馆工程纪念馆完成。9月15日,马西林、王银定、云尚秀、李生洲和刘凤阁、徐生智、丑公元、赵秉璋、杨晓林等对纪念馆工程和柔东公路进行初步验收,并提出了一些意见。1 0月10日,工程建设指挥部在南梁举行建馆工程竣工表彰大会,对在修建纪念馆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华池县建筑公司塔建队、古建队、柔远工队和40名工人、工作人员颁发了奖状和奖品。

    南梁革命纪念馆经过1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建筑工程和展览的各项任务。省、地财政对这项工程共拨款203.6万元,其中纪念馆工程用款114万元,接待站用款89.6万元。10月1 5日,地委决定成立南梁纪念馆落成典礼筹备领导小组,并抽调工作人员开展工作。11月5日,刘景范、黄罗斌、刘力贞等先期到达纪念馆,他们视察了建设工程,对展出内容进行了最后审定。

    1986年11月6日,天高云淡,鸿雁排空,天气格外晴朗。当年曾在陕甘边和南梁苏维埃政府工作、战斗过的老同志和省上党政军领导人先后抵达华池,他们将要出席11月7日南梁纪念馆落成典礼。11月6日晚,天气突变,纷纷扬扬的大雪足足下了4个小时,第二天整个华池大地银装素裹,北风怒号,这严酷的天气象征着先烈们开展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胜利来之不易。就在这一天,人们从清晨开始,冒着凛冽的寒风,从四面八方涌向南梁。整个柔东公路上车水马龙,络绎不绝。上午11时,南梁革命纪念馆落成典礼在南梁荔园堡内举行。汪锋、张秀山、刘景范、张策、张邦英、蔡子伟、王兆相、赵启民、刘懋功、牛书申、刘力贞、王英、宋飞、戴占魁、贾乾瑞、白天章和李子奇、黄罗斌、刘冰、贾志杰、王秉祥、李登瀛、高锦纯、王占昌、秦时暐、葛士英、崔国权等领导以及1万多群众参加了落成典礼。落成典礼大会由庆阳地区行署专员惠树人主持,省委书记李子奇、省委顾委主任黄罗斌和中共庆阳地委书记李虎林分别讲了话,王秉祥、刘冰为纪念塔揭幕。原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所辖陕、甘两省的有关地、县、市也派代表参加了纪念馆落成典礼,并向烈士纪念塔敬献了花圈。

    20多年来,南梁革命纪念馆发挥了祭奠先烈、教育后人的作用,先后被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革命遗址;2001年6月又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9月,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还在南梁革命纪念馆进行了慰问演出。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南梁革命纪念馆中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列入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纪念馆建成以来,共接待机关、团体、职工、干部、学生和各界人士达28.3万多人(次),成为缅怀先烈、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发扬革命传统、宣扬老区精神的大课堂。

    三

    中共庆阳地委、行署熟悉南梁丰富内涵,对修建南梁革命纪念馆积极性很高,对此极为重视,竭力向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作争取工作,呈上了《关于请示修建南梁革命纪念馆事》的报告。报告称: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七日在华池县南梁创建的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即南梁政府),是陕甘宁边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也是维持最久的红色政权之一。在革命战争中,南梁根据地与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又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有许多志士仁人为人民革命在这块土地上流血牺牲,谱写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业绩,值得我们永远纪念,为了使这一光荣的革命历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我们请求在华池县南梁乡修建革命纪念馆。

    1、纪念馆名称拟定为:南梁革命纪念馆,以甘肃省委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名义修建。

    2、纪念馆址设在华池县南梁乡荔园堡村,占地面积为二十亩。

    3、纪念馆由正门;工人、农民、战士形象群体;高三十四米的纪念塔;纪念厅陈列室和休息室等部分组成(主要设施布置详见示意图及说明书)。

    4、请省财政拨款一百万元,由我区负责修建。

    以上意见如同意,纪念馆今年后季可动工兴建,争取明年底建成,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按时保质保量竣工,拟由地委、行署,华池县委、县政府及地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筹建工作。

    以上报告妥否,请批示。

    中共庆阳地委

    庆阳地区行政公署

    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南梁革命纪念馆《南梁革命历史简介》碑由中共庆阳地委、庆阳地区行政公署敬立。碑文内涵丰富,高度概括,组句精炼,琅述流畅,现录如下,以飨读者。

    “南梁革命纪念馆《南梁革命历史简介》碑文

    南梁,位于陕甘边界的桥山山脉北段。解放前,这一带人民备受反动官府和地主的压迫和剥削,苦难深重,富有强烈的反抗精神。一九二九年,刘志丹等同志在党的领导下到陕甘边一带宣传革命真理,进行军事活动。一九三零年十月,刘志丹同志率陇东民团军第六营在合水县太白镇起义,创建了陕甘边第一支革命武装,一九三一年秋与晋西游击队汇合。‘九一八’事变后,刘志丹、谢子长等同志在宁县的柴桥村成立了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一九三二年冬改建为红二十六军,并建立了照金革命根据地。一九三三年夏,杜衡推行机会主义错误路线,强迫红二十六军二团南下渭华一带,遭到惨痛失败。七月间王泰吉同志领导的抗日义勇军、红二十六军四团、耀县游击队等,在照金成立陕甘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刘志丹等同志返回照金后,同年冬,红军临时总指挥部党委及陕甘边特委在合水县的包家寨子举行会议,作出了组建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王泰吉、刘志丹、杨森同志先后任师长),以南梁为中心,建立陕北、陕甘、关中三路游击队,发展革命武装,扩大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决策。一九三四年初,在南梁附近选举成立了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在刘志丹等同志领导下,粉碎了敌人对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多次进攻和‘围剿’,革命根据地发展到十几个县,约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同年十一月七日,在南梁荔园堡召开了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习仲勋同志当选为主席,刘志丹同志被选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陕甘边区政府颁布了土地革命的一系列政策、法令,创办红军军政干校、列宁小学,设立集市,发行货币,开展禁烟、禁赌、打土豪、分田地、解放妇女等一系列革命活动。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一九三五年,陕甘宁晋绥数十万国民党军队与地方反动武装,对我陕甘、陕北两个根据地进行了全面的‘围剿’。在刘志丹等同志领导下,红二十六军、二十七军、游击队、赤卫队英勇战斗,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反革命‘围剿’,解放了延长、延川、安定、安塞、保安、靖边六座县城,使陕甘根据地与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为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央红军提供了落脚点,胜利地迎接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到来,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及时地挽救了‘左’倾路线造成的严重危机,从而为抗日战争乃至全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南梁革命根据地,是刘志丹等同志历尽了千辛万苦,同错误路线顽强斗争而创建的我党在西北早期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它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南梁革命历史永远值得纪念。

    中共庆阳地委

    庆阳地区行政公署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七日  敬立”

    四

    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界知名人士知道了南梁丰富内涵,在修建南梁革命纪念馆中,给予真诚呼吁和大力支持。时任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常委、总书记胡耀邦给南梁烈士纪念塔的题字为“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并题写有“南梁革命纪念馆”7个字;时任中共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纪委书记陈云给该馆的题字为“南梁革命纪念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给该馆的题字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还有方毅、马文瑞、汪锋、张秀山、王世泰、刘景范、张邦英、高锦纯、黄罗斌、王秉祥、蔡子伟、王兆相、吴岱峰、李生华、李登瀛、陈国栋、赵启民、于占彪、郭洪超、刘懋功、牛书申、杨伯伦、李正廷、同桂荣、刘力贞、李子奇、刘冰、贾志杰、侯宗宾、卢克俭、王占昌、王耀华、秦时暐、戴占魁、陈元方、张文舟、张文华、白天章,缅怀先烈功绩,回顾历史壮举,畅舒夕日情感,学习南梁精神,都热情地分别为纪念馆写有题词留念。

    南梁革命纪念馆有着丰富的内涵,翔实地向人们充分表现了陕甘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全部辉煌历史。近年来,为了以她为阵地对广大民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扩建,使其内涵有了很大变化,就是更加准、多、精、细了,我们希望全省、全国以及全世界的朋友们都能来走一走、看一看,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纪念馆里的丰富内涵,努力掌握从革命历史中提炼出来的南梁精神之要义,进而弘扬南梁精神,凝神聚力建设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为人类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