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文教
“填报志愿”不妨让孩子“做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眼下,随着一年一度高考的结束,如何填报志愿成了很多家长和考生的一个头疼的问题。有的父母喜欢替孩子做主,父母说填报什么志愿,孩子就填报什么;有的父母喜欢盲目跟风,见人家孩子填报什么志愿,就跟着人家乱填;有的甚至还帮助孩子填报了一些孩子根本不喜欢的学校或专业。

    

    按说,家长应该把填报志愿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说了算”,要让孩子根据自己的考分、兴趣、专长等来确定自己心仪的大学或专业,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大学求学期间,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学好专业知识,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发挥专业的优势打下扎实的基础。

    

    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每年到了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一些家长既不考虑孩子的兴趣、意愿、专长等因素,又不顾孩子所学专业是否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的实用性,往往喜欢“自作主张”帮助孩子填报志愿。有的只从分数去考虑,分数高了,就填报一些热门的大学或专业,结果造成孩子就读的大学或专业是热门的,而大学毕业了,因为这个专业的人才“饱和”或“过剩”了,而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近些年来,不是有很多名校或热门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因找不到工作而“宅”在家里“啃老”吗?可见,大学热了、专业热了,不一定就能找到心仪的、满意的一份工作。

    

    因此,笔者以为,填报自愿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做主”。作为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做一些参考,既要考虑孩子的高考分数的性价比,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自身实际、专业发展前景等因素。如果只从分数考虑,不去为孩子的兴趣、意愿和专业等方面去考虑,就很容易走入极端。分数应该是孩子填报志愿的一个“参数”,而不应成为孩子填报志愿的唯一“指挥棒”。家长要做到“风物长宜放眼量”,不盲目追逐名校、热门专业和沿海发达城市,而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让孩子自己“做主”,让孩子选择一所自己心仪的大学去继续深造,并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使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学有所用”,这才是孩子“填报志愿”的目的和初衷。

    

    总之,一句话,家长应把“填报志愿”的“权利”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做主”,家长切莫“瞎掺和”。

    

    

    

    

    

    

    

    

    

    

    

    

责任编辑: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