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记者 陈思)站在光秃秃的黄土峁上,很难相信十几天前,这里还是一片新造林地。但模糊可见的鱼鳞坑和质地略带疏松的土质,让记者不得不相信,这里的确有人造过林,可成片的幼林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当地放养的绒山羊嘴下。山下林场,护林员们集体靠墙站着开会,夜以继日管辖着成百上千亩林地的护林员们,在每年春季造林结束后的很长时期,都没有休息时间。
然而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护林员与养羊户之间,并不是类似跷跷板的关系,一者“落败”,另一者便会兴起。在走访养羊户过程中,记者听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是“价低”和“卖不掉”。放羊的辛苦和羊价持续下跌,让他们生活艰难。眼看着周围发展大棚蔬菜和苹果产业的村民先后发家致富,羊群的“钱”途显得十分渺茫。林缘地带乡镇的经济转型已迫在眉睫。
任何的人工景观都不如“天然”二字来得称心。天然林区的原生态景观是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在林缘地带,只要站在高处观察一下就能发现,靠近村落的山上几乎没有树龄超过40年的树木,而且多半植被都是灌木与野草。同行的林场技术人员告诉记者,从植被生长情况看,哪些区域是近6年来才恢复植被覆盖的,哪些地块是近3年左右才看不见裸露地面的。从林区不同地段的河流、溪水、水塘处,也能明显观察出森林植被起到的水土保持、水分涵养作用。但被毁后再恢复,却无法重现原有的生态平衡。
同样的林缘区,同样地少山多的立地条件,合水县蒿咀铺乡的林牧关系融洽、和谐,不论是山顶上的生态养驴,还是山沟里初见雏形的林下养鸡,都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物种养殖做到了兼顾。伴随林下养殖、生态养殖,更多的田园观光和农家乐等项目也在酝酿筹备中,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营造舒适的休闲娱乐、美食、体验场所,为不久后的乡村经济长线发展奠定了了良好基础,生态与经济双赢才可有长远的利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