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姊妹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梅金娟 通讯员 马水娟)    深秋时节,一场雪悄然而至,脑海中雪落古寺的图景总也挥之不去,索性再访双塔。沿着几乎垂直的台阶而上,薄雪覆盖处绿树掩映间,一方寺院香烟袅袅,节律抑扬的诵经声伴着敲击木鱼的声音响彻耳畔,这就是双塔寺了。

    双塔寺坐东向西,穿过雕梁画栋的正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姊妹塔——一对癯瘦秀丽的石塔。塔前香鼎内香灰堆积、余烟袅袅,伴随着雪后初晴的清冷,令人肃然起敬。大门正对的是正殿——三圣殿,里面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及文殊、普贤两尊菩萨像。正殿两旁分别为“三门殿”“伽蓝殿”,除此外寺里还设有“双音阁”“钟楼”等建筑。每年的四月和七月,都会有不少信徒前来拜谒佛祖,瞻仰双塔容颜,寺里香火袅袅,钟声阵阵,姊妹双塔静然立于两旁,如护卫般守候着寺院的宁静与安详。

    《华池县志》记载:“1号塔13.1米高,一共是13层,2号塔是11.98米,一共是11层。双塔均由莲座、塔体、塔檐3部分组成,形体癯瘦,结构严谨,工艺精湛。双石造像塔平面呈八角形,第一层为八面体;第二层以上为十面体,越向上越收小;塔顶有石制刹柱,刹座上置覆钵、相轮、宝珠。各层塔身有檐,檐上有反叠涩两层,形成坡度。各层塔身置于圆形仰莲盆中,塔身通体满布浮雕佛像,排列密集,十分壮观”。

    “双石造像塔建筑工艺考究,佛经故事生动感人。”同行的华池县博物馆馆长罗智才对双石造像塔颇有研究,站在石塔前,不禁侃侃而谈,“双塔均由当地砂岩精心打磨设计制造而成,建造过程中没有使用任何粘接剂。代表了宋金时代建筑艺术的高峰。”

    塔身上的图像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模糊不清,还有很多遭到人为破坏画面不全,罗馆长见众人一脸茫然,即手把手带着大家观看:“ 一号塔上面一共雕刻3500个佛头及菩萨像,二号塔雕刻615尊佛像。一号塔雕刻最精美的是第四层:雕刻的是释迦摩尼佛在圆寂时的情景。据说释迦摩尼佛圆寂时在一个树林里,当他圆寂后,树林里的百鸟百兽全都前来哀悼,场面悲壮。释迦牟尼佛在火化时,尸体飘浮在空中,他的弟子和信徒跪在下面,有的长嚎不止,有的捶胸顿足,场面悲壮肃穆。”

    “一号塔第五层以上分别是佛说法像、佛坐禅像和菩萨问佛像的一些场景。在这些雕像的周围,分层雕刻着成群的供养人,有的手捧鲜花、宝珠,有的端着饮食、汤药,有的牵着骆驼,有的牵着马,或跪或立,姿态不一。从雕刻的排列和数量来看,佛说法传教的场面无处不在,供养人也有身份差异,贫富不等,真实的反映了佛教在当时影响之深远、传播之广泛、信徒之众多。”

    转身来到二号塔前,罗馆长自然而然继续开始了讲解:二号塔下两层是四边形,第一层反应释加牟尼圆寂后来到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迎接他的一个盛大场面,画面上雕刻有很多极乐世界的乐技,有的敲鼓,有的吹箫,场面欢乐。从第二层往上,都是单独的佛,一面一个佛像,有的是菩萨像,有的是佛尊像,从第五层以上就没有雕刻佛像了和菩萨像。

    古代华池地处边陲,以牧为主,民族争战频繁,加上历代多次移民,因而也成为党项、羌、胡、蒙及汉民的杂居区。到了金女真兴起,金世宗继位,建尼院,增大寺塔。对各大寺都赐田、施金、特许度僧,对佛教大力支持,使得佛教在华池得以发展。双塔造型是宋金时代的高浮雕,金世宗完颜亮扶持的地方政权,就是魏齐政权,管辖的区域,华池过去的文化政治中心就在东华池一带,在双塔寺周围共有八座寺院,有礼佛寺,东山寺,太阳寺,保宁寺,等等,双塔寺是其中一座。

    双塔寺位于林镇乡张岔村双塔沟与豹子川水交汇处东北部半山腰上,两塔相距8米而并列于寺院内。据考证,双塔寺原名“石塔院”,兴建于金正隆初年,后经金大定六年和金大定十年(1170)年扩充。主持修建的是华池寨主李世雄和主持僧人普恩、德敬。双塔寺是一处受皇家委托的官办寺院,铸铜钟与1156年。寺院历元、明至清乾隆年间废弃。其建造风格在全国目前尚属首例,对于研究佛教及地域文化,具有很大意义。

    “这个寺院是搬迁复制的,其中塔体和塔盖的许多地方都残缺不全了。”罗馆长无比遗憾地说到。这让华池人五味杂陈的姊妹塔,有太多的故事使人唏嘘。

    2000年,由于双塔所在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又深处林区,管护条件简陋,为盗卖文物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一号塔先后两次被盗窃了上八层和下三层。这一文物被盗案件曾轰动动全国,被列为2000年全国百起大案之一。

    被盗后历时5个月,一号塔被从台湾追回。追回后,当地政府很快拿出方案,申请并确定将双石造像塔搬迁至东山森林公园,如何搬迁却成了考古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县博物馆原馆长倪树隆回忆:首先对损坏的物件进行丈量,然后画复原图,然后请民间匠人,按照复原图复制,复制成以后再进行修复类切,现在搬到新寺的一号塔有十几件是被盗后修复的,复制的。

    2001年9月,华池县委、县政府多方筹资按照原寺院的格局修建双塔寺,双塔回归后便搬迁至现址,森林公园也因此而改名为双塔森林公园。在双塔搬迁过程中,二号塔出土了一件手包形、荷叶盖、穿17颗宝珠的绣包,面世时色艳如新,据专家考证,已有84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千岁绣包”。它是华池民俗文化的代表,更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精品。与绣包同时面世的还有140多件文物,其中有大量的土番文、西夏文等经卷,许多以行经为主经幢。其历史价值不可估量,由此也愈发显得双塔的弥足珍贵。作为全国唯一的双石造像塔,双塔寺于2013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定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一号塔的第一层和第二层,这两层当时是被原寺院的泥土掩埋,所以说这两层保存的比较完整,尤其是最下面的一层保存的最完整。”罗馆长指着一号塔底层继续说到:“这两层雕刻的是大力士拖塔的场景。”顺着手指的地方看去,只见石塔底端一个个形象完整逼真的大力士或肩抗,或头顶,或手托,用身体托举着佛塔,身形魁梧,表情夸张,生动有趣。

    “浮图姊妹依深山,疑似仙女落九天。茫茫林海翠阁秀,清清流水照红颜。”清末陇上文人李良栋曾为千年立于深山之中的双塔留诗。几千年的岁月长河里,姊妹双塔静谧地立于天地之间,默默见证着华池的沧桑巨变。夕阳下,双塔的影子被不断拉长,仿佛诉说着那些绵长久远的故事……

编辑:孙雅茹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