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民生
你是否患上了“社交网络囤积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郑朝静)    关注了一大堆微信公众号,打开看的其实没几个;收藏了许多文章,最后都以“没时间看”而告终;逛淘宝收藏了很多商品,直到商品下架也没有买;好几年的聊天记录不舍得删除,占掉了手机的大半内存……继拖延症、社交恐惧症、选择困难症后,网友们又找到了一种新的社交病症——社交网络囤积症。你是不是也患上了这种症状?10月24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囤积各类信息大多没有时间看

    90后市民刘怡总是抱着“以防万一用到,保存起来总不会错”的态度,不断地在手机或是电脑里囤积着五花八门的信息。

    刘怡打开自己的微信收藏夹,里面有上百条收藏,包括心灵鸡汤、学习文章、健身方法、养生知识等。刘怡告诉记者,每次看到好文章或者对自己有帮助的各类信息,她都会先收藏起来,准备以后有时间慢慢看,但是后来发现这上百条的收藏里,完完整整看过的也不过10篇。“虽然是这样,但我还是舍不得删掉这些文章,万一以后还有用呢?”刘怡说。

    过去的人们会给自己制定阅读计划,往往会给自己的书架上添一本本未拆封的书籍、杂志,但在如今的网络时代,人们的习惯发生了变化。为了随时打发闲暇时光,人们开始关注众多的微信公众号。然而,故事往往以“没时间看”为结尾,既不愿费力气去删除,也没精力阅读。

    市民何芳芳向记者展示了她所

    关注的61个微信公众号,从权威的媒体公众号到特定行业的公司公众号,从便民服务的部门公众号到吃穿住行小助手的公众号等等,看上去总有一种“有了依赖的安全感”。何芳芳说:“我关注了那么多公众号,有的是自己主动关注的,因为工作需要或者觉得对自己有帮助;有的是朋友推荐的,比如吃饭、穿衣类的,觉得挺实用的就关注了。刚刚关注时,总想着从中获取某种知识、聊天谈资不再那么干瘪……现在攒了这么多,才发现真正用得上的真的少之又少。”

    不舍得删除多半手机内存被“吃”

    市民刘晨曦觉得自己也患上了“社交网络囤积症”,她说:“我就是舍不得删掉各种聊天记录、聊天图片和表情包,总觉得以后的哪一天肯定还有用,结果几个聊天软件把我的手机内存都快要占满了,手机整天提醒我要清理内存和文件,但每次准备清理时却又不知道该删除些什么。”

    手机内存不足,电脑里的空间也快被各种收藏、下载塞满,市民王明伟就喜欢囤积各种高口碑电影、高品质动漫。“周末一有空,我就赶紧搜索各种高口碑电影、高品质动漫,在线看还不够,我还要下载存起来,觉得以后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比较方便。”王明伟告诉记者,“我特别喜欢看动漫,在线看不足以显示我的重视,我就把它们都下载下来,放在电脑里,有时间慢慢看。”

    采访中,像王明伟这样有“囤积症”的网友还不少,但是事后那些被囤积的电影电视剧、文章、小视频等只能寂寞地呆在电脑硬盘里或手机

    内存里。其实,他们陷入了利用起来麻烦、删除干净不舍的两难。

    还有受访者表示,加好友的时候没有标记清楚,平时又没有互动,时间一长根本记不住谁是谁,上千个好友经常联系的不到20%;一周有八回提醒“您的表情包已满,请清理后再添加”;加了很多微信群,但几乎不说话……想要闭眼狠心删除,但又觉得可惜。

    学会“断舍离”远离社交网络囤积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比较常见的囤积症比如没用的东西舍不得扔,办理各种会员卡,柜子里塞满了衣服,还是忍不住要买。在网络时代,除了实物囤积,其实许多人也在悄悄囤积许多看不见的东西,比如信息。

    网友“@五天”表示,感觉自己所有症状全中,手机从不离身,就怕错过发生在社交网络世界里的每一件事。

    他觉得,收藏过、订阅过才觉得自己没有与这个时代脱节。网友“@光阴”表示,最怕别人讲段子的时候,自己听也听不懂,所以要多多收集各种信息,这样才会有安全感。

    家住丽景家园的李先生认为,便捷的网络、丰富的物质生活让人感觉自己坐拥信息万千,人们在囤积信息的时候,总是不止一次地预设它们会发挥作用,却不曾意识到,人们为未来囤积的保存欲,早已超过现在所需的拥有。

    如何对待“社交网络囤积症”?更多的时候要学会“断舍离”。不要让手机霸占了更多的私人空间和时间,学会主动放下手机,学会做减法,主动删除不必要的社交工具,制订计划,阅读、散步、与朋友相聚都是不错的方法。市民邱先生提出,自己觉得有用的信息,可以要求自己立马看完,不要总想着“有时间再看”,“有时间再看”就是“没有时间”,所以一定要有效利用时间。

编辑:孙雅茹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