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记者 郑朝静) 明天是11月11日“光棍节”。
每到“光棍节”,青年人的婚恋问题都会聚焦众人的目光。“你还单着吗?”“该找对象了”“年纪不小了,得考虑结婚了”……来自亲朋好友的“问候”和催婚,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
当下,大多数“80后”“90后”都已经步入了恋爱结婚的年龄段,但单身的青年人数增多,与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观不无关系。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了解了庆阳的部分青年人在择偶、婚恋、工作与婚恋的抉择等方面的态度。
职场人晚婚成趋势
我国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迟于法定婚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三年及以上结婚者(女23周岁,男25周岁),即为晚婚。经记者调查,庆阳的职场人,晚婚的不在少数。
市民王婷(化名)刚刚过完28岁生日,她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催她要赶紧结婚,要不然年纪太大了,但她对自己的“终身大事”并不着急。“身边的不少好朋友都陆陆续续结婚了,但单身的也有不少,我认为不能因为年纪大了就着急结婚,这种事情不该勉强。”王婷说。
她告诉记者,虽然一直被“催婚”,但在她看来,如果理想的结婚对象还没出现,即使孤身一人,也好过和一个不太适合的人过一辈子,“不愿将就”是她晚婚的主要原因。
王婷认为,如今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正在逐步提高,不少女性能在职场中担任重要岗位,因此不该还用旧观念来衡量女性,认为女性就该相夫教子,或是把超过了一定年龄还未婚的女性称为“剩女”,用结不结婚来给人贴标签的行为并不妥当。
快30岁的市民刘先生也没有结婚,虽然他经常也会向往婚姻生活,但他认为婚姻不能凑合。他告诉记者,自己已有稳定的交往对象,但要结婚可能还得等等。“我觉得结婚是件顺其自然的事,应该是双方的感情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才考虑结婚,而不是在各方的催促和压力下草率地找个人凑合。”
圈子小工作忙但不愿将就
徐晓(化名)今年27岁,他在庆城县某乡镇工作,毕业就直接考上工作的他很让父母省心,但是到现在也没有找个女朋友,他的父母很着急。
徐晓坦言,平常的生活圈子比较小,很少有机会能认识到喜欢的女孩子,加上日常的工作很忙,也正是在工作上拼搏的年龄,要是谈了女朋友,肯定不能照顾好她,所以这些事都不能太着急。
记者调查了解到,如今好多年轻人生活圈子小,交友的方式主要靠“相亲”。
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没有女朋友家里也挺着急的,他的母亲承诺,他如果能带个女朋友回家,就奖励一个大红包,所以家里安排的相亲他基本都去。“其实相亲并没有什么坏处,两个人互相认识一下,实在不成还能当个朋友,而且这个年龄大家奔着结婚去的目标一致,也容易找到适合结婚的。”
在合水县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张女士也不排斥相亲,如今26岁的她已经参加过8次相亲了。她告诉记者,自己最看重对方的人品和性格脾气。
她表示,家里安排的相亲,只要对方条件不会太差,长相方面看得过眼她都会去,最重要的还是两人的性格要合适。“我属于比较安静的类型,不太喜欢吵闹,所以也想找个安静一点的人。毕竟是要结婚,所以一定要慎重,一定要是自己喜欢的。”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年轻人们都不愿草率结婚,不愿找个人随便凑合,都希望能找到理想中的另一半。
寻找婚姻和工作的平衡点
采访中,部分受访者表示工作繁忙无暇恋爱,或是结婚后曾遇到过工作与婚姻产生冲突的情况。
市民刘全贵已经结婚30年,这30年他生活得很幸福,他建议,年轻人应在工作和婚恋中找到平衡点,既不能为了婚姻放弃工作,也不该一味追求工作上的成绩而忽视婚姻。“工作是立足的基础,没有工作就考虑婚姻是不现实的,但一心扑在工作上而将婚姻大事推迟太久,也没有必要。”刘全贵说。
刘全贵认为,适当晚婚可以,但不宜过晚,女性23岁至26岁为结婚的黄金时间,男性在25岁至30岁期间结婚则比较合适。他认为,这是由于女性的心理成熟相对较早,在这一年龄段结婚也可以在较为合适的年龄生育,对生理和心理都比较好。
“而25岁至30岁的男生通过在职场打拼了几年,有了一定的积蓄和成绩,此时结婚不仅有经济基础,也更加成熟。”在他看来,婚姻需要一定的成熟度才能驾驭,若双方不够成熟则容易导致婚姻波折,甚至离婚。
“面对婚恋问题,年轻人们不要过于焦急,也不要恐婚,生活都是靠自己来经营的,祝福年轻人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刘全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