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要闻
【穿行子午岭】厉害了!华池深山护林员发明“捕鼠神器”年捕获上千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冯建军在捕鼠路上

    庆阳网讯(记者 马骁 郑朝静 赵丹)    寻找鼠洞、整理洞口、调试并安装捕鼠工具……冯建军一气呵成,熟练地将自己研制的捕鼠工具安放在林地里,等待中华鼢鼠“上钩”。11月16日,记者在华池林业总场东华池林场见到了正在林地里捕鼠的冯建军。

    今年57岁的冯建军是东华池林场牛头峁管护站的一名护林员,他日常的主要工作是护林、禁毒、禁牧。虽然不是专职捕鼠人,但他每年的捕鼠量都在1000只左右,精湛的捕鼠技艺在附近各林场都有名气。

被中华鼢鼠破坏的树苗

    “好好的一片林子,有些甚至是林业工人花费近10年的心血培育起来的,因为鼠害就那么枯黄、倒下了,真让人心疼!”谈起最初捕鼠的原因,冯建军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林地里中华鼢鼠活动猖獗,树木存活率不到30%,作为一名护林员,看到原本葱绿的山头变黄时,他便下定决心要和中华鼢鼠斗争到底。

    为了减少鼠害,从1980年起,冯建军就开始研究中华鼢鼠的生活习性和繁殖特点。始终在地下活动,喜欢吃树木植被的根茎,而且会集中将一棵树的根茎全部吃掉;不能见风,只要洞内有一丝风,它们就会找到洞口并堵上洞口;洞系深而广,有些洞长达上百米,结构相当复杂;一年繁殖一次,每胎2至4只……这些,都是冯建军常年研究得出的结论。

    有了这些认知后,冯建军开始研究怎么样快速准确地抓住中华鼢鼠。最初,他利用几块石头设置了一个捕鼠装置,中华鼢鼠碰到装置后,大石头会掉落下来压住它,但这种方法效果不好,一天只能捕到三四只。

冯建军发明的捕鼠器

    冯建军又想到了弓箭原理,他找来一根木棍削成尖头,像弓箭一样把木棍设置在洞口,这种方法的效率高了很多,但是设备体积太大,不便于携带,每天只能背10来个上山,效果也不够理想。

    冯建军没有放弃过钻研。1995年,他利用弹弓原理,制作出了“锥刃式捕鼠器”,后又不断改进。如今的捕鼠器,由一块小木板、一根铁钎、两根木棍、四根橡皮筋和一根毛线组成,取材广、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可反复使用,还不受地理条件限制,一个人一次可以带70多个。

    捕鼠器刚研究出来那会儿,在别人每天都苦于打不到鼠时,冯建军每天已经能捕到二三十只鼠了。当时有同事不相信这么多鼠是他一个人打的,还专门跟了他一天,那天,在同事的见证下,冯建军捕了23只中华鼢鼠。

东华池林场秋景

    冯建军用自己的耐心钻研,将一个工作之余的“副业”,干成了和工作一样的“主业”,从1980年至今,他捕到的中华鼢鼠有上万只。冯建军还给林场的护林员和附近的农户教捕鼠方法,他很自信地说:“如今,东华池林场的每一位护林员都能捕鼠,而且技术都不错。”

    因为丰富的捕鼠经验,冯建军曾被邀请到华池林业总场的各个林场去传授经验,还受邀到正宁林业总场给林业工人进行培训。今年9月27日,由省林检局在白银市平川区举办的全省林业鼠(兔)害防治现场培训班上,冯建军还被邀请去和全省的“捕鼠高手”交流经验。

一天的收获

    “作为一名林业工人,我总想着要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多捕一只鼠,也是护林。”冯建军说,如今,除了正常的护林工作之外,东华池林场哪里鼠害多,他就主动去哪里捕鼠,看到工人们辛辛苦苦培育的树木绿了山头,不再遭受鼠害,他就很高兴了。

编辑:孙雅茹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