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民生
提高网络素养传播社会正能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高于婷)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通过电子设备享受着各种各样的便捷服务,但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人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经历着多种网络风险的侵扰。

  网络是公共空间,是广大网民的第二家园,维护互联网秩序,弘扬网络文明,净化网络空间是社会的共同责任。提升网民网络素养,建设清朗网络空间,要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提高警惕防范风险。

  网络陷阱五花八门

  市民张韬有次上网时,QQ弹跳出了一则推荐信息,“为了回馈您对本公司的大力支持,为您送出笔记本电脑一台,点击详情了解更多……”,点进页面后,系统提示填写个人地址,要求银行卡中存入一些钱缴纳税费,才能领取奖品。填到一半发现不太对劲,张韬就立即退出了。

  市民刘女士的儿子在国外读书,有一天她突然收到儿子短信,说是遇到了困难需要一笔钱急用。刘女士立即给儿子拨打了电话,可拨了好几遍就是打不通,一时心急,刘女士便前往银行给儿子转账。可没想到的是,后来与儿子联系上后,儿子表示自己没有什么困难更没有向家里要钱,刘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遇到了网络诈骗。

  网络环境复杂,其中暗含着各种各样的风险点,令人防不胜防。记者采访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很多市民都遇到过网络诈骗信息,甚至有不少人还遭遇过网络诈骗。比较常见的网络风险有假冒热点、钓鱼网站、恶意二维码、购物诈骗、考试诈骗、伪基站诈骗、理财诈骗等,通过不法手段窃取个人信息或是诱使他人转账。

  这些风险点与人们的不良网络使用习惯密切相关。热衷于社交平台上“晒”地点、“晒”亲属照片,见码就扫随便开蓝牙,安装软件不看用户须知,网购粗心到处留下痕迹,这些做法很容易造成信息泄露。

  “信息污染”问题突出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第41次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72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4074万人,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7小时。在如此大的规模之上,互联网的社交功能也在不断被强化,经常使用网络媒体,对网民的心理、思维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采访中,不少受访者坦言自己每天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在网络上,聊微信、刷微博、逛淘宝,这好像已经成为一种惯性行为,只要一闲着就会拿起手机或是电子设备翻看,虽然耗费了很长时间,但其实获得的有用信息少之又少。

  市民李清告诉记者,近几年她感觉,网络上的戾气很重,在新闻事件的评论下,很容易看到一些比较偏激的、不实的言论,原本一件好事,被曲解成另外一种样子,还影响到其他人对事件的看法。“微博上有一些网友,一言不合就说脏话,还会发布低俗信息,看到这类信息让人感到很焦虑。”

  网民每天花费较多的时间在网络中,并接受大量的信息轰炸,有限的注意力被淹没在低俗信息、广告推介、特别爆料、信源不明的小道消息等等之中,“信息污染”“网络依赖”“网络沉溺”“网络暴力”等问题给营造良好网络生态环境造成了阻碍。

  养成良好用网习惯

  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每个网民都应养成良好的用网习惯,提高警惕防范风险。

  警方提示,在公共场合尽量不要使用无需密码就可以访问的无线热点,不要使用公共无线网络进行购物、网上银行转账等操作,避免登录账户和输入个人敏感信息;留意网站配色、内容、链接等细微之处,注意“危险网站”提示,不要盲目相信搜索引擎的推荐,不乱点击邮件、微信、微博、短信中的网址;不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警惕在正确二维码上方覆盖的假二维码;谨防各类网络诈骗,对于关乎自身信息、财产安全的事情,要多方求证,不要轻信他人的一面之词,警惕任何诱导给出银行卡及相关信息的电话。如遇纠纷或危险,及时报警求助。

  工商部门也提醒消费者,对扫码送礼品等活动要提高警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网购时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专业性强、信誉度高、交易量较大和售后有保障的电商平台,不要轻信和点击来源不明的网址链接,更不要在没有任何资质认证的网站下单,正规网络交易平台主页下方一般会有ICP认证标志、“红盾”标志。在网购过程中注意索要发票,同时保存交易中使用过的单据,如快递单、收货单、付款单等等,保存涉及交易的聊天记录,以便自身合法权益受侵害时能更好、更快捷地维权。

  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如今,我们的人际互动越来越多地在网络上进行。记者采访发现,很多人对网络存有较重的依赖情感,而且网络行为无人近距离监督,人们的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公德意识都有所降低,不会有意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容易出现谩骂、污蔑、诽谤等不良行为,甚至引发“网络暴力”。

  庆阳市委网信办工作人员表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市民在网络中表达个人看法时,必须遵循法律规范和基本的道德底线,理性表达个人诉求,学会在法律和道德的界限内运用网络。维护网络中的公序良俗,每位市民更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

  市民应构建“网络人格”意识,现实生活中“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基本文化素养也应体现在网络中;形成“网络正能量”,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展现文明形象,传递积极向上的理念;讲究网络语言艺术,在网络中尽量将自己的意思想清楚、说清楚、说完整,以适应网络交流的特点;参与文明的网络“群”活动,提倡和谐的网络交往,在利用网络特性扩展社交关系的同时,有意识地多参加现实生活中的文化活动,避免过度依赖网络。

  如发现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可通过官方公众号、网站、投诉电话等方式向甘肃省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投诉反映,互相监督,共同创建安全有序的网络空间,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