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我和祖国一起成长】又是一年麦黄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年一度的收麦季节又到了,看着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看着一台台大型收割机在田野间穿梭,看着农民伯伯悠闲自在地在地头指挥,总会勾起许许多多关于收麦碾麦的回忆……

小时候收麦全靠人工,每年麦黄时学校都会放收忙假,那是我们期盼的假期,也因为要帮家里收麦而发愁,麦黄时家家户户都是全家动员,各司其职。收麦的前一天下午,父亲便早早地用油石磨好几张刃镰,安顿早点睡下,第二天鸡打鸣就叫醒全家人往麦地里赶,趁着早晨的一点潮气,麦子好打腰,好捆,大哥收得最快,一直是头镰,紧接着是母亲、父亲和姐姐,每人揽一到两米宽,狭长的地块一次性就收出去了,到八九点的时候,我就该往地里给他们送吃的了,提一篮子馍馍,一罐罐地椒茶,顺便再拿点葱蒜、杏子什么的就着吃馍,虽说简单艰苦,但一家人在地里其乐融融,吃得高兴舒坦,吃完就抓紧继续收麦。我的任务是捡拾地里遗漏的麦穗,因为偷懒或捡不尽而受过好多次批评……中午根据情况,如果麦地离家近就回家做点饭吃,如果远就在地头找个凉树荫歇一会儿,下午继续,记得大哥和母亲每人一天能收3亩麦,家里种二十多亩麦,基本上得花一周时间,但那时小麦收成很不好,每亩只能打三四斗,也就是200斤左右,收完后终于可以歇一下了,母亲还要忙前忙后,做她最拿手的手工长面,叫挂镰面,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围在院子里,在月亮底下吃着挂镰面,算是对家人辛苦几天的犒劳,也是那个年代最好的吃的!

收完麦由于来不及往回拉,就得在地里码成一些麦垛,这是个技术活,会码的人码的麦垛扎实稳固,吹风下雨都无妨。过一段时间就该往打碾场里拉了,都用架子车,一般都是母亲和大哥还有我,母亲和我负责提麦捆,大哥负责装车,他是个干活的好把式,别人一车装60捆到80捆麦就多了,大哥可以装120到150捆,母亲每次都吓得胆颤心惊,但却一直都没事,三两天我们就将地里所有的麦子都拉回场里,几家人共用一个打碾场,伯父和我们两家共用一个算是比较奢侈的,一家占一边,爷爷的本事好大,我到现在都很佩服,他把二十多亩麦可以集中码到一个麦垛上,而且麦垛特别有形,就像农家的菜坛子一样,中间有个肚子,叫闪檐垛,跟大树一样高,像个小工程一样,防水很好,有时放到冬天才打碾,手艺一般的人只能码成圆锥形,有时中途还会因为不稳、坍塌而支腿子或重新再码。

碾场一般都是用两只毛驴拉个石滚子,叫碌碡,炎炎烈日下,经常是父亲吆着毛驴,要碾三四个小时,一场小麦才能碾出来,小孩子经常会在里面翻跟头,乐此不倦,有一道程序叫起蔓,很讲究技术,要一茬压住一茬,从一边碾到场中心,再碾到另一边,碾不好就夹生了。碾完后就起场,左邻右舍有空闲的人都来帮忙了,挑麦草的,推麦子的,压草垛的,最害怕遇上雷阵雨天气,如果来不及,就塌场了,那是农民最不能接受的!碾场的时候经常会有小贩拉着西瓜到山头吆喝,在场里取半袋小麦,就可以换七八个西瓜,几家人一起吃,甘甜解渴。后来的多年间,吃西瓜再也没有吃出当年的那个味儿。

打碾完后晚上还得有人守场,父亲有时会叫我给他做伴,或睡在场窑里,或在新打的草垛旁铺一层麦草,睡上热乎乎的,相当舒服,后来人们生活渐渐好了,就不用守场了,但母亲小心谨慎,总是要找一些灰土在麦粒堆上写一圈字,叫印场,母亲是知书达理的人,印场的场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她常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世界人民大团结”“中国共产党万岁”之类的标记,一会儿就能印完,看上去工整美观。

第二天就要扬场了,就是用木锨把麦子扬到空中,利用自然风把麦衣和尘土吹出去,因重力落下来的就是纯麦粒,也需要几个人相互配合,用锨扬的,用大扫帚掠的,还要用簸箕簸,用筛子筛,后来有了风扇,用三轮车皮带带动,产生风力扬场,减少了人工和时间,提高了效率,扬出来的麦粒干净饱满,那时我不会做别的事,只能撑袋子,一家人一起将小麦装到编织袋里,高高兴兴地拉回家去。

我十二岁那年,父亲因心脏病去世,生活的担子一下压到母亲肩上,母亲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迫于生计,我学会了耕地、撺麦籽、收麦、码麦垛、装车、碾场、扬场……还有许许多多农活,和母亲度过了几年艰难岁月,记得2002年,我读高二,那是我记忆中小麦最厚实的一年,母亲和我种的15亩小麦碾了12石,别提多高兴了,村里有好几家碾了30石,我们左邻右舍几家共碾了一百多石,都是相互合作讨工才能完成,我跟着碾场忙了一个暑假,早晨六七点起来,太阳一出来就把麦摊开,天气好了一天碾两三场,每天忙完都到半夜,那真是高强度的劳动,忙到累瘫,但正是那样的日子,才让我学会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没有什么农活可以挡得住手,也不用事事都去求别人,这些成长的经历,和它所锻造的性格,让我终身受益。

又是一年麦黄时,看着丰收在望,总会想起小时候的日子,酸甜苦辣,五味杂陈,总会怀念逝去的亲人,也总会感叹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愿生活在安逸中的我们,勿忘父辈的艰辛,关注生活的底层,踏踏实实,保持勤奋,诚诚恳恳,砥砺前行!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