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决胜之路·庆城篇·第一书记的得意事】惠曌华:让紫花苜蓿遍山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惠曌华在和村民交谈。本报记者 王华 摄

庆阳网讯(见习记者 米静)七月的盛夏,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毫不留情的烤着大地,庆城县太白梁乡吴家岔村第一书记惠曌华一边擦汗,一边在地里查看今年苜蓿的长势。

  时至今日,吴家岔村村民逐渐转变了发展观念,村里的苜蓿种植也从最初的零零星星变成了规模种植,他刚到这个村上时,村上才有1000多亩紫花苜蓿,到今年,全村已经发展到5000多亩,这是让惠曌华最得意的一件事。

  2018年,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惠曌华来到吴家岔村当“第一书记”。发展经济一定要有产业的,那么吴家岔村发展什么产业呢? “吴家岔村位于庆城县太白梁乡西南部,是典型的的黄土高原山区村,交通条件不便利,附近也没有大型工厂企业,种植粮食作物收割困难,浪费大量劳力,收入还低。”在庆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支持下,惠曌华牵头在吴家岔村成立了“优质高产紫花苜蓿师范基地项目”。

惠曌华在地里给村民传授种瓜知识。见习记者 米静 摄

  “地里不种庄稼,种苜蓿?这不是瞎折腾嘛?”对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化农业发展认识不足,吴家岔村大部分村民都不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参与苜蓿种植,惠曌华和村干部商量后,组织了一批村民到环县曲子镇参观,交流种植苜蓿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经验,回来后,一部分村民表示愿意试试看。第二年,群众都看到了种植苜蓿的收益,吴家岔村又一次大规模种植了苜蓿。看着大家已经慢慢接受了新产业,惠曌华的劲头十足,东奔西走,找专业人员来村上,给村民培训苜蓿的种植技术和后期管理知识。

紫花苜蓿。 见习记者 米静 摄

  苜蓿籽种由农资合作社出,播种和收割设备都是村集体出,村民只需要交付每亩30元的收割费以及每个草包3元的打包费即可,卖草赚的钱除去成本,剩余都是村民自己所有,收割来的苜蓿除了满足农户自己的养殖需求外,都卖到周边的养殖合作社。现在,吴家岔村种植苜蓿规模达到5000多亩,其中优质苜蓿3100多亩。

  惠曌华在村上的两年时间, 吴家岔村从一开始的单一种植粮食作物,转变为经济作物、粮食作物、养殖业等多产业共同发展的的经济结构,2018年吴家岔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0户246人,发展至今,已脱贫户57户234人,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至1.6%,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