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甘肃庆阳:董志塬上的“生态饭”和“文化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董志塬是黄土高原最大的一块原面,号称天下黄土第一原,养育了庆阳人的祖祖辈辈。

在甘肃庆阳市庆城县驿马镇,中盛产业园项目就矗立在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之间。这是甘肃中盛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在庆阳投资建设的核心项目,三面沟壑切割的地形满足了养殖项目封闭管理的要求,为项目探索圈舍养殖生态之路提供了天然便利条件。

庆城县中盛产业园项目规划占地3962亩,计划投资20亿元,于2017年6月开工建设,将利用3-5年时间,打造集种羊繁育、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生态农业、科研培训、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现已建成羊舍88栋,饲草棚4栋,青贮池12座,羊存栏4万只。项目全部建成投运后,养殖基础母羊10万只,年出栏羊30万只,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6亿元,带动群众增收3.2亿元。

好项目吸引了不少当地年轻人才。“90后”封钰金2017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中盛产业园,他从饲养员做起,扎扎实实工作,如今已经是中盛产业园胡羊繁育基地C区厂长。稳定的收入改变了他的生活,让他家摆脱了贫困。

在庆阳,有人吃上了“生态饭”,也有人吃上了“文化饭”。在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义渠村的庆阳香包博物馆,七彩丝线串连起了大千世界,山川日月、虫鸟鱼兽、花草楼台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博物馆建设面积4000平米,馆藏香包、古旧刺绣品5万件。依托她和丈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仁民创办的庆阳岐黄文化传播公司,庆阳香包非遗传承人刘兰芳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工坊+互联网”的方式,对庆阳香包进行传承和创新生产,带动当地农村妇女增收和大学生就业,年产值达到600多万元。 (经济日报记者 李琛奇 袁勇)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