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劲海
建筑业领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无论是项目建设还是企业的生存发展,都与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近年来,全市建筑业市场快速发展,建筑企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建筑行业积极复工复产,项目施工持续回升发展。
针对建筑行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市上组织安排,集中一年时间开展建筑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整治开展以来,各级各单位、企业聚焦重点违法项目、重点违法企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大执法检查频次,加强监管力度,大力整治整改,集中解决问题,形成强大舆论,取得实际了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诸多的困难,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是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建筑业质量和水平。坚持以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中心,排风险、治顽疾。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抓监管、保稳定、促发展,聚焦热点难点,扎实开展建筑业质量安全问题专项整治。坚决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认真学习、逐步推广以建造师为主的项目负责制。推广建筑业BIM信息技术。推广装配式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推动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实行资格预审制度,开展企业动态核查。对所有需进场交易和招标的建筑业工程项目全面推行招投标资格预审制度。严格落实建设单位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今后所有建筑、市政工程项目招标前,须由建设单位从通过资格预审投标企业中择优推荐有实力、信誉好和诚实守信的投标人。解决“三无”企业出借资质、参与陪标、串通投标等扰乱市场的问题。针对勘察、设计、开发、施工、监理等企业运营情况,组织开展全覆盖、拉网式动态核查。对不满足资质标准、不履行主体责任、多次发生违法行为的企业,纳入黑名单,降低资质等级,依法处罚。
三是开展专项检查,加强执法监管。依据日常监督、专项检查、执法监管等情况,守法经营、争先创优的进入“红榜”,违法建设、违规经营的进入“黑榜”,并抄送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等部门。凡是专项整治期间发出整改通知书的,先予警告,限期整改;按期不整改的,要求建设、施工、监理单位限期全部整改到位。
四是加强从业人员监管,建立诚信体系。认真贯彻《甘肃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和《省住建厅关于实行建筑业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工作》的精神,依托全省建筑市场信息监管平台、全面落实施工现场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将系统平台与项目绑定、与企业绑定,将从业情况与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相结合,实行实名制考勤管理、建筑市场与施工现场联动治理。
五是加强教育培训,强化现场监管。所有新建项目开工前,进行安全条件审查。凡管理制度不全、资金投入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的,不予批准开工。所有在建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时段安全检查,存在隐患的,责令停工整改。加强教育培训,尤其是要加强塔吊、升降机等特种设备操作管理。
六是实行日常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坚持全覆盖、零容忍、重监管的态度,加大执法频次,实行全程执法。发现问题,要从严处罚,坚决惩治整治市场乱象。对检查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和违法违规企业,从资质、招标、质量安全等多方面入手,从重处罚,公开曝光。
(作者单位:庆阳市建筑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