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新闻  > 文教
庆阳秧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秧歌是甘肃最早的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它以鲜明的特点、独有的风采和浓郁的泥土气息,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庆阳秧歌是庆阳民间社火里的一个内容。在陕甘宁边区时期,它的发展达到鼎盛阶段,不仅出现在戏剧舞台上,还经常活跃于街头巷尾,成为人们抒发情感、歌唱未来最方便的方式。由于秧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所以在当时的“新秧歌运动的兴起”中,人们把高跷队、腰鼓队等称为“老社火”,而把秧歌队则称为“新社火”。2006年5月20日,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秧歌也叫秧歌舞,即在锣鼓伴奏下既歌又舞的一种表演。庆阳的秧歌有两种,一种叫秧歌舞,一种叫秧歌剧。秧歌舞是只舞不歌,俗称“扭秧歌”,自始至终突出一个“扭”字。由几路纵队排成的秧歌队伍里,有工农商学兵,有大姑娘小伙,有老中少年。领头的装扮成工农形象,工人手执斧头,农民手拿镰刀,随后的人或持彩圈,或舞彩带,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脚踏鼓点,按照领头人的口哨指令,挥臂扭臀,载歌载舞,人数多少不限。他们有时在行进中表演,有时在原地表演。原地表演要变换各种花形图案,聚散分合,动静有序看起来让人眼花缭乱,乐趣横生。现在的歌队中,还常掺进一些神话故事的人物如八仙和逗人嬉笑的丑角等。那些丑角有男有女,男的白鼻梁、红脸蛋,手舞破纸扇,边扭边做各种滑稽可笑的动作;女的由男扮演,大嘴唇、高额骨,穿又宽又长的大襟袄,耳朵上还挂上大纸炮,手里拿两个木棒槌,一边敲、一边扭;他们常常作一些即兴表演,有时扮个鬼脸,有时给观众做一个恶作剧,其形象动作,让人一看就会捧腹大笑,极大地增强了扭秧歌时的欢快气氛。秧歌剧与秧歌舞不同,它虽也以“扭”为表演特征,但载舞载歌,还有故事情节。秧歌剧的表演轻松自由往往线条单一,可以有矛盾,也可以没有矛盾,人物极少、故事短小精悍。秩歌剧的曲调都是采用当地群众所熟悉的庆阳民歌和眉户调,唱词和道白简短流畅、通俗有趣。

        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秧歌最活跃的时期。每遇节庆活动,人们都要扭秧歌。这一时期秧歌的动作和歌词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庆阳市文艺工作者把革命斗争的内容和民歌、小调也融入了秧歌,大大丰富了秧歌的内容,出现了秧歌剧、秧歌小演唱等。20世纪3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批很有艺术价值的秧歌文艺作品,如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新十绣》《王麻子变工》《减租》《改造二流子》《四季歌》等剧目,就是这一艺术形式的代表作。

        广大农村的青少年都很喜爱秧歌,每逢新春佳节,都想参加到社火队中去扭一扭。小节目有:跑旱船、八宝连环灯、小老鼠嫁女、二秃子打架、舞龙灯、耍狮子、耍老虎、鹬蚌相争等,在表演过程中结合变化的鼓点、优美的乐曲、动听的唱词,增加了视觉、感观的冲击力,令在场的观众热血沸腾。秧歌形式活泼,动起来显得热情奔放,给人以很强的现场感,符合年轻人的心理特征,所以扭秧歌就成了庆阳青少年参加文娱活动的最佳选择。

        革命战争时期,庆阳的许多农民扭秧歌、唱秧歌,自编自演了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秧歌剧,如《黑牛耕地》《减租》《懒黄转变》等,都很有教育作用。在1942年延安举行的“陕甘宁边区秧歌表演表彰大会”上,环县农民孙万福和宁县农民刘志仁的秧歌社火,受到了党中央的表彰与奖励,刘志仁还被命名为“新秧歌运动的旗帜”。1943年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文教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看了庆阳县三十里铺乡黄润领导的社火队创作演出的秧歌剧《减租》后,十分赞赏,并亲切接见了社火头黄润等人。

        现在,庆阳秧歌虽然在队伍编制和表演形式上仍然保留了当年解放区秧歌的诸多风格特点,但是反映民风民情的地方特色越来越浓了,表演的花样也越来越多了。镇原、合水等地的秧歌朴实、地道,扭时膝盖微微抖动,有的还加上打“榧子”这一动作。那刚劲有力的扭动,细腻别致的颤抖,加上啪啪作响的榧子声,使人看了别有一番情趣。还有男女对扭的,扭时有跳有转,时而如疾风骤雨,时而又如微风拂柳,在变换的锣鼓点中,演员们喜笑颜开,愉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