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5年,宁县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面对宏观经济下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汛救灾等困难和挑战,全县人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奋力拼搏,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提速、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民生协调发展、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5年来,宁县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平安农机”示范县、果业扶贫突出贡献奖,全省文明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优秀县、省级园林县城,全市经济合作工作先进县、苗林结合培育先进单位、苗林产业发展先进集体、环境保护突出贡献奖,连续3年评为全市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和绩效考评先进县……
一页页成绩述说奋斗历程,一项项荣誉记载辉煌成就。站在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起点上,宁县跨过了一个极不平凡的5年,而这也为全县接续奋斗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隆冬时节,走进宁县乡村,一座座新农村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通村水泥路干净整洁、一株株矮化苹果树整齐划一……
5年来,宁县累计投入21.7亿元,帮助29410户115310人脱贫,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507元增加到2020年的9479元、增长170.3%,消除了绝对贫困,宁县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成绩单。
面对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宁县始终将其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盯贫困群众收入达标和“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求,借助天津市河东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国投公司定点帮扶的重大机遇,举全县之力,集各种资源,大力实施产业扶贫,严格“四类分类”,抓实“一户一策”,推行贫困户“点菜”、部门“配菜”、帮扶干部“上菜”的“菜单式”扶贫机制,广域推行“331+”产业扶贫模式,贫困户土地租金和分红收入累计达到1.6亿元。
构建产业体系是群众增加收入的最有效途径。宁县坚持稳粮扩经、种养结合,大力发展苹果、草畜、瓜菜等特色产业,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全国最大的矮化自根砧苹果基地,打响了“人类第四个苹果”品牌,形成了苹果产业育苗、栽植、贮藏、分拣、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6户、规范化合作社132个、规模种植养殖户1.84万户。
宁县还坚持以道路交通建设为先导,统筹推进水、电、网建设,银西高铁、甜永高速建成通车,成为全市唯一实现“双铁路”“双高速”的县。全县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6亿元,新修硬化路1599公里,全县257个行政村、13个社区已全部通硬化路,通畅率达到100%,全县外联内通的城乡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群众出行日益便捷。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如今的宁县,荒山变绿了、河水变清了、农村环境更美了……乡村生态环境改善、产业兴旺繁荣、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面貌已然呈现。
这些面貌的改观,都得益于过去5年宁县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进行强有力的实施。
过去5年,宁县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构建起“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监管体系。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实施“三大工程”(“再造一个子午岭”“固沟保塬”工程、资源开发区生态治理工程),累计完成国土绿化69.4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25.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40.3%,比“十二五”末提高2.1个百分点。新修梯田4.87万亩、高标准农田12.49万亩,是“十二五”的1.16倍。
宁县坚持以城带乡、城乡融合,下大力气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和环境保护力度。在宁县县城,先后完成了马坪新区绿化和县城四山绿化,建起福林家苑住宅小区、金都宁苑,福邸三期住宅小区等别具风格的大型公共绿地,县城老城区基础条件显著改善,县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9.27%,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县城省级初验。
宁县还扎实推进“三大保卫战”和“三大革命”,严格落实截污控源和抑尘措施,建立城乡优质煤炭配送网络,“十三五”末县城优良天气率达到95.5%以上,乡镇污水处理站实现全覆盖。创建全国文明乡镇1个、文明村2个,省市级文明乡村48个、清洁示范村庄84个。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群众看病更方便、困难群众生活更有保障、群众就业更加灵活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5年来,宁县持续加大对民生福祉工作的投入,全县人民群众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过去5年,宁县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始终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入手,不断推出新举措,为群众送出一个个改善民生、增进福祉的“大礼包”。
宁县严格落实农村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补贴等兜底保障政策,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4274.1万元,发放冬春生活救助补助资金2174万元.救助受灾困难群众11.8万人,投资5500多万元建成幸福互助院(五保家园、日间照料中心)143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亿元,城镇新增就业3.15万人。
健全的医疗体系是构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体系的最有效保障。宁县加快推进“健康宁县”建设,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落实,医联体、医共体健康运行,完成县妇计中心住院楼等卫生项目21个,建成特色科室20多个,累计建成257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完成各类卫生健康项目21个,累计投资约12996万元。
宁县还出台“1+9”教育质量提升意见方案,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全县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提高21.39%、20.12%,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100%、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