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庆阳五年成就之十一宣传思想文化】守正创新 聚力铸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魏博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旗帜道路,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复兴。庆阳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积极进取、改革创新,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把握导向强思想

筑牢思想根基,方能行稳致远。

庆阳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巩固壮大,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坚持庆阳市级领导带头,组织党的十九大代表、各级理论工作者、党员干部,深入机关、农村、社区、企业、学校、军营,广泛宣讲党的最新理论,组织党员干部深学细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权威读本,引导党员干部学在经常、融入日常。

主流媒体积极推进媒体融合,精心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等宣传,推出了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温度的新闻报道。文艺工作者结合实际,通过道情皮影、南梁说唱、快板小品、陇剧演唱、戏曲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要让党的主导思想在干部群众中生根发芽,然后开花结果。”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五年来,庆阳市通过一系列强有力举措,积极引导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新理论、新思想、新要求,促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凝心聚力树新风

冬闲时节,走进西峰区肖金镇左咀村,农家书屋成了农民的好去处。村民殷效聪为了让药材增产,边种植边学习,经常到农家书屋借阅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书籍。

“看书学习的村民明显增多,赌博、打架斗殴等恶习明显减少。”左咀村党支部副书记左书仁说。

左咀村的“一增一减”,是庆阳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凝心聚力树新风方面的有力佐证。

五年来,庆阳市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牵引,坚持城乡联动、共创共建,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明劝导“六大文明行动”。出台了《庆阳市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陈规陋习专项整治行动,各县(区)、乡(镇)、村组结合各自实际出台了治理高价彩礼规范标准和奖惩措施,全市成立20多个乡贤文化研究会,各行政村普遍健全完善“一约四会”,坚决抵制陈规陋习。

为了不断提升群众精神文化,庆阳市还策划实施了全民阅读、“书香庆阳”建设、新年音乐会、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一系列活动。各县(区)精心打造形成了“百姓大舞台”“群众文化自乐班”“欢乐城乡”“广场文化月”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如今,文明增多、陋习减少的“一增一减”正逐步渗透到全市城镇农村、各行各业,一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新风浸润着群众心田。

汇聚文化展形象

如何有效盘活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底蕴,彰显城市形象。

经过五年探索,庆阳市走出了一条具有“庆阳特色”的发展之路:依托红色南梁、民俗庆阳、周祖圣地、岐黄故里“四大文化”品牌优势,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

采取“政府投资+项目运作”的方式,建成庆阳大剧院、庆州古城药王洞养生小镇、镇原北石窟驿景区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有效盘活文化资源。邀请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等中省主流网络媒体记者来庆采访,组织市属新闻网站开展专题宣传,策划组织“网络大V看庆阳”活动,广泛传播庆阳声音,宣树对外形象。借助央视平台,策划推出红色研学游、寻根访祖游、子午探秘游等精品旅游线路,通过《乡约》《美丽中华行》《乡村大世界》等专题节目播出,进一步宣传推介庆阳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展现庆阳文化和城市形象。

2018年,庆阳市组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第二季)竞演活动,荣获“十佳魅力城市”称号。

2019年2月,随着“庆阳号”彩喷飞机正式亮相,尘封千年的庆阳文明通过适航技术平移至航空器之上,分享予世人。

五年来,庆阳市宣传思想工作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激励全市上下锐意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不断朝着新的目标奋勇前进。


编辑:吴树权责任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