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美丽庆阳展新颜——庆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记者 陈思)俯仰天地,碧空如洗;山清水秀,生态宜居。

生态文明建设,之于庆阳大地,是厚植发展的生态底色;之于庆阳群众,是不懈奋斗的坚实底气。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庆阳市干部群众一道不可忽略的“必答题”,庆阳人用实际行动给出答案,用卓越成效不断印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色区域只增不减

初冬,庆阳摄影家李星元的镜头里,26只鸬鹚飞临东郊湖,翅膀掠过水面,给湖面增添些许灵动与生机。这几年,他拍过白顶溪鸲、鱼鹰、白鹭、黑翅长脚鹬、灰头鸫、金翅雀、乌鸫、翘鼻鸭、红嘴蓝鹊、雕鸮等,镜头中的鸟不论种类与数量,都在逐年增多。“鸟多了说明什么?说明爱鸟、护鸟的人多了,各种鸟在庆阳能吃饱、能安家,所以就一波接一波来了。”李星元说,生物多样性是生态文明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他希望看到他作品的人们,透过画面,看到的不只是美景,也能看见一个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与决心。

翻开2022年陇东学院完成的《甘肃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调查监测(综合科考)报告》发现,受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只有鸟。近几年,庆阳境内子午岭林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从之前的7种,增加到了9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从曾经的10余种,增至41种。山噪鹛、橙翅噪鹛、宝兴歌鸫和红腹锦鸡等中国特有鸟类安居林间。金钱豹、金猫、秃鹫、猎隼、大鸨、黑鹳、金雕、玉带海雕、梅花鹿频频露面。黄喉貂、豹猫、水獭、狼、赤狐、大天鹅、小天鹅、鸿雁、鸳鸯、棉凫、苍鹰、雀鹰、日本松雀鹰、赤腹鹰、普通鵟、大鵟、红脚隼、红隼、燕隼、游隼、灰背隼、水雉等种群兴旺。

近年来,全市干部群众持续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高强度保护林草资源安全,稳步提升林草资源开发利用效益,紧紧围绕筑牢陇东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这一目标,加快推动山川大地由浅绿转向深绿,创新推出一系列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成功范例。全市认真组织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完成营造林32万亩;“再造一个子午岭”提质增效行动,完成森林抚育6.2万亩、补植补造59万亩、草原生态修复治理54万亩。种种“增绿”“扩绿”“护绿”“用绿”“活绿”有效措施,成功为庆阳资源开发区生态治理增添动力,为构筑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新的贡献。

绿色观念深入人心

2022年,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1至10月全市各县区环境空气质量数据统计显示,全市八县区优良天数比例平均值为89.1%。全市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全部达标,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地剔除地质因素后全部达标。

为破解陇东黄土高原地带地形地貌复杂、雨水稀少、耕地面积大、水资源最紧缺、生态环境脆弱等一系列“顽疾”,我市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一年来,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75平方公里,新修梯田14.6万亩,修建小型水保拦蓄工程118座,治理保护塬面面积213.5平方公里。全市建成“一村万树”工程达标村242个,在居民小区、休闲广场、道路、荒山、陵园墓地、庭院、边角地废弃地绿化栽植各类苗木407万株,乡村道路绿化1851公里。完成市县乡村义务植树447.7万株。国家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第一期178个标段全部进入施工阶段。一项项生态保护举措落地生根,生态文明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等生态文明理念渗透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全市各县区各部门以更大的力度、更扎实的措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进一步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如今,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诸多变革,逐渐形成全方位、全过程持续发力的生态环境保护新格局。截至2022年8月末,长庆油田陇东油区已建成“中国石油长庆林”、教子川流域“长庆碳汇林”等生态环保林达70多万亩。在开发建设中,长庆油田陇东油区各单位把高标准守护黄河流域“蓝天、碧水、净土”融入油气勘探开发全生命周期,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作为企业发展和生产经营的前提,突出“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污染防治,通过源头设计、技术提升、综合治理等措施,加大对钻井、试油、措施作业废液的回收处置力度,重点加强污油泥的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质提升污油泥调剖、污油泥减量化处理等多项新工艺,创新推行“四级”管道长履职,有效保护油区生态环境,达到“废液不漏、固废不留”的标准。不断在陇东黄土高原奏响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的协奏曲,夯实创建绿色矿山的建设步伐。

在子午岭合水林区工作了20余年的林业工人曹建平说,十几年前,每逢清明、寒衣节等传统节日,护林员最担心的,就是当地群众带打火机进山,扫墓时焚烧祭祀用品引发山火。近年来,生态环保理念根植人心,进入林区的群众更加配合护林员工作,服从林区管理制度,文明祭扫蔚然成风。为了保护和培育林草植被,同时兼顾林区群众发展养殖产业致富,2017年,庆阳出台《庆阳市禁牧条例》,明确在划定的禁牧区域内禁止放养羊、牛、驴、马等草食动物,鼓励发展舍饲养殖、转变养殖方式。曾经困扰两代林业人的“林牧矛盾”也在各级政府与林业、环保部门的努力下,逐渐消弭。

绿色家园“富美和谐”

层峦起伏、若隐若现的群山与过境的河流交相呼应,庆阳黄土塬美丽新颜刷新了许多人对黄土高原的“认知”与“印象”。

2022年8月,一则题为《甘肃庆阳:子午岭上绿意盎然 千亩花海惊艳绽放》从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子午花溪谷景区高原花海引得无数人心神向往。

山还是那片山,“靠山吃山”的方式却早已改变。我市制定印发《庆阳市推动林草绿色生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力推进林草产业延链增链补链。依托子午岭林区秀美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森林体验等项目,大力支持子午岭“秦直道”、正宁调令关、南梁红色景区、合水花溪谷等生态景观带建设。2022年年底前,将兑付第一批生态护林员补助资金5751.4万元,鼓励群众利用四荒地栽植特色经济林0.95万亩,提质增效1.67万亩,指导277个林业专业合作社和93个家庭林场科学经营、增产增效,全市流转林地2000多亩,发放林权抵押贷款145万元,林下经济总产值达到3.7亿元,全市林草产业增加值完成10.5亿元,有力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位于华池县城壕镇余家砭村的华池现代农业菌光互补示范产业园内,一种“光伏+菌菇”的新型农业模式正在进行。园区技术总监梁启文介绍:“华池地处子午岭林缘区,有充足的菌棒生产原料,且气候湿润,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菌类生长。光伏电板替代了大棚遮阳网,采用菌光互补模式,在产生发电效益的同时,既为菌菇生长创造了适宜环境,又较好解决了光伏发电与大量占地之间的矛盾。”

地处子午岭腹地的正宁县五顷塬回族乡龙咀子村,当地回族群众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探索发展文旅融合休闲旅游产业。在村上建起民族农特产品展销中心,注册了“五顷塬”品牌,生产回族手工点心、土蜂蜜、野生木耳等10多种农特产品,壮大村级旅游产业。

在华池县悦乐镇杜河村自主造林示范点,造林大户马建龙家栽下的近400万棵油松树,目前成活率达80%以上,各地园林绿化公司与苗木商家常年订单不断,他坚持让本地群众参与苗木生产,实实在在带富了一方乡亲。随着当地荒山林木覆盖面积不断扩张,周边自然环境越来越好,曾经遇到旱季就断流的山泉水,如今流水汩汩,连年不断。

镇原县新城镇潘杨涧林场,场长贺广荣9年来,执着探索林中养鸡,目前存栏量已达3万多只。贺广荣说,潘杨涧林场内有草本、木本植物上百种,包括甘草、麻黄等中药材,养鸡不仅能有效防治害虫,产生的粪便还可以为树木生长提供肥料。现在,种植、养殖每年销售额达200万元左右。

一系列绿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农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多重丰收。近年来,庆阳市建成家庭林场87个,林下经济年产值达到6.16亿元以上。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