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露际,晚霞将近时,在全市各县(区)城乡公园、广场、社区里,散步休闲、锻炼健身的人们,尽情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紧密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时期体育工作实际,将全民健身作为重点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注重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紧盯体育产业政策落实,全市体育事业迸发勃勃生机。
全民健身活动精彩纷呈
上半年以来,我市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4月30日,庆阳市2022年全民健身普及年活动篮球联赛开赛;5月14日,全民健身普及年活动羽毛球联赛第一赛季在市体育馆开幕;6月13日,2022年庆阳市全民健身普及年活动暨全市金融系统首届“银保杯”职工羽毛球、乒乓球联赛拉开帷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5大群众联赛及台球、健步行、越野跑、自行车、登山赛、拔河、广场舞、体育舞蹈、健身气功、农民运动会、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70周年全民健身主题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比赛及展演活动遍地开花,累计开展活动700多场(次)。同时,结合各单位行业特点,举办了多场送健身进机关活动;指导支持西峰区、合水县、正宁县、镇原县、庆城县开展了多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竞技体育水平持续提高
甘肃省第十五届运动会,我市派出426名运动员参加青少年组13个大项和群众组15个大项的比赛。截至目前,共获得11枚金牌、16枚银牌、9枚铜牌和9个第四名、24个第五名、9个第六名、8个第七名、13个第八名,总积分522分。庆阳市代表队荣获团体体育道德风尚奖,4人荣获优秀教练员称号,3人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4人荣获精神文明个人奖。
好的竞赛成绩离不开专业的指导和训练。我市在日常训练和赛前集训中,集中精力,抓好重点项目和重点队员,全面掌握参赛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及薄弱环节,加大训练管理力度,全力备战。组织开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拳击、摔跤、田径等项目的集训,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建立了全市各项目青少年运动员后备人才库,确保参赛备战运动员底数清、情况明。
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如今,无论是在城市小区,还是乡村广场,健身锻炼区域随处可见,市民出门便能就近锻炼。
目前,全市已建成大中型体育场馆7处,各级各类体育场地5966个,人均占有体育场地1.89平方米。今年上半年,全市投入339万元,争取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处、多功能运动场地10个、智能健身路径1套、笼式足球场1个、全民健身路径41套。先后向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组、居民小区等配备体育健身器材近百套。大力开展特色体育进校园活动,为各个学校配备体育训练器材,改善体育教学环境,助力各个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体育健身文化全面宣传
我市加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线上推广宣传,携手陇东报社、庆阳广播电视台,利用“掌中庆阳”客户端、“看清”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开辟体育专栏宣传报道全市体育赛事活动。开设健身指导讲座,指导群众进行科学健身,普及体育健身知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我市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快乐锻炼、强身健体、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目前,通过“体育庆阳”栏目、掌中庆阳等媒体宣传报道体育赛事活动,阅读量突破700万人次。
体育产业发展稳步推进
我市结合本地资源优势,统筹整合,制定下发了《庆阳市贯彻落实建设体育强省的意见》《庆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庆阳市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发展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精神。通过政策引领,以庆阳体育馆、全民健身乒乓球馆为主体,全力做好体育场馆科学运营、规范管理。积极组织举办各类赛事活动,不断向周边辐射体育商业圈,有力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拉动体育消费。积极衔接文旅部门,将体育健身与休闲度假、历史寻踪、乡村旅游、文化传承等结合起来,推动体育产业多渠道、多层面快速健康发展。
上半年,庆阳体育馆承办各类活动20多场(次),接待人数7万多人次,经营活动收入3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