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书评|《茹水谣》寻找乡土叙述的内在节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赵利君《茹水谣》是一本优秀的乡土散文作品,这是一本写给村庄,也是一本写给亲人的作品。作者在茹河岸边出生、成长、工作、生活,茹水的影响如同文化基因一般镌刻进赵利君的血脉深处。《茹水谣》分为“陇原之上”“泾水西北”“耕民烟火”“故土凡尘”四辑,分别描写了庄稼、果木、牲灵、饮食、生产、生活、风俗、繁衍、忆往等一系列凡尘俗世的细节,作者分门别类,从村庄的各个方面给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作传,精心写出了赵家沟及茹河沿岸的故土内在生存节奏,写出了一座村庄的灵魂。

节奏,抑或韵律,是乡土中国时序和文化传承的内在逻辑。四季交替,二十四节气循环,是乡村亘古不变的节奏。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村庄的节奏,在村庄,包括草木生长、农事生产,也严格遵循内在的节奏,只有充分感受到村庄的节奏,才能真正理解一个村庄过去、现在还有将来,才能理解一座村庄大大小小的悲欢离合。难能可贵的是,通过阅读,我感受到《茹水谣》有着一种叙述和语言的节奏之美。写作者只有充分理解了脚下的这片大地,在文字的书写中经营多年,才能掌握这种内在的韵律。节奏不是一件容易体会的事情,特别是在文章里面,节奏是一种美学和叙述学的范畴。赵利君散文集《茹水谣》的节奏安静沉稳,就像冬季的茹河水一样从川道流过,流经村庄、峡谷、荒野、果园,涓涓细流中包含着不一般的情感。

《茹水谣》中作者叙述选材看似随机,实则处处用心,糜谷为食,桑麻丝棉为衣,瓜果为食之鲜,野菜为食之佐,民俗传承关系着文化,亲旧交往维系着人伦人情,这一切都是有机联系的。在传统社会,最重要的是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几乎占据了农人全家甚至一生的绝大部分精力,从土地中获取食物是一件特别艰辛和不容易的事情,传统农业社会,人们对劳作充满敬畏,人是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大自然的一年与人的一生颇有某种对应的关系,因此,能养活一家子人的庄稼在村庄具有绝对的地位。此时,人们尚还记得《诗经·七月》否?镇原现在仍行周礼,是周之旧地,周以农兴,重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在传统社会就是天大的事。散文集《茹水谣》开篇即写稼穑,奠定了全书最基本的基调,《糜谷》《桑麻》《丝棉》《瓜棚》《果木》《采集》等文章则是具体的体现。

《场院灶》是一篇涉及乡村生产生活的作品,这是乡民们耕作方式与生产方式的重要存证,作者从《诗经》《广雅》《说文》中寻找乡村安身立命的依据,使文章显得厚重悠长。对于农业社会来说,“场院灶”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场所,作用独特无法替代,其意义神圣而庄重,“场”是乡民们打碾、晾晒的地方,同时也具有公共场所的意义,“场”关系着人们的社交与让庄稼变成粮食的过程,而“灶”则是粮食变成食物的地方,“院”具有封闭性和私密性,是连接“场”与“灶”的重要途径。在漫长的农业生产演变过程中,作者认为场院灶在茹河流域是人们对自身与宇宙关系的重要观照,具有神圣性、神秘性与仪式性,作者从文化考古的角度出发,赋予这三者有机的解读,令人信服,也体现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自己独特的思考和体验,这种观照不是旁观式的,他是将自身深深置于乡村之中。《茹水谣》里面的文章写得很安静,甚至也不乏细碎,这种叙述,追求的是一种与乡村沉重缓慢的传承节奏相对应的比照。

赵利君《茹水谣》中的作品,并不侧重于讲故事,阅读的过程需要的是耐心,他的文章就像工笔一样,一点一点地皴染,这种作文方法,很容易坠入语言上的啰嗦和逻辑上的混乱,会显得枝枝蔓蔓。但赵利君有着扎实的文字驾驭能力,很好地处理了叙述上的细碎,并且这种叙述节奏和语言成为本书的一个亮点和特色。读完全书,我们能够得到这样一种印象:他的这种叙述节奏在全书中是处处存在的,统一的,做到了贯穿各个篇章。作者扎实的文化修养对本书的写作也增色不少,这是一本乡村百科全书式的写作,具有为乡村“立传”的重要意义。

赵利君的性格是沉稳的,又在乡村生活多年,且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长达五年,他选择了一种自己熟悉的节奏和语言叙写村庄,无疑是成功的。《茹水谣》这部散文集,四辑之间,文章的质量是匀称的,每篇文章均保持了统一的语言和叙述水准,克服了许多作者文集中拼凑的嫌疑。作者的写作态度是认真和虔诚的,这本书需要静下心来去慢慢阅读,赵利君之前创作发表的文章不多,往往被人们忽视,但《茹水谣》这本书,是一本能够带来惊喜的作品。


编辑:李婕责任编辑:杨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