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正宁
【春潮涌 绘新景|正宁篇】 铸强工业“主引擎” 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正宁县奋力开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徐雅荷)正宁,黄帝冢守望苍穹,秦直道穿境而过,调令关大气磅礴,四郎河奔腾不息。

从历史中走来,这里是红军抗日战争的主要出发点之一。

紧随发展浪潮,这里承古拓今,聚力打造工业强县、农业强县。

2023年,正宁县以“强县域”行动为统揽,紧扣“工业主导型、农业优先型”定位,集中精力抓项目、兴产业、惠民生。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49.1 亿元、增长 20%;规上工业增加值 21.9 亿元、增长 89.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7776元、14219元,分别增长6.2%、7.5%……在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上,正宁县,正奋力开创新篇章。

坚持工业主导 

下好聚链成群“先手棋”

正宁县地处甘肃省的最东端,境内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是陇电入鲁工程的主要供应地,是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的重点区域。

▲华能正宁2×1000兆瓦调峰煤电项目建设现场。

3月4日,走进华能正宁2×1000兆瓦调峰煤电项目建设现场,吊塔林立,机器轰鸣,工程车辆来回穿梭,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不停运转,一派忙碌景象。

“截至目前,1、2号间冷塔钢结构顺利封顶,1号锅炉受热面安装、主厂房断水及封闭、集控楼结构及砌筑等也已完成,正在进行2号锅炉受热面安装等工作。”华能正宁电厂工程部副主任王申桂说。

▲华能正宁2×1000兆瓦调峰煤电项目建设现场。田富宾摄

据了解,该项目是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火电项目,也是依托宁正矿区核桃峪煤矿和新庄煤矿规划建设的煤电一体化项目,计划与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同步建成投产。投产后,每年可就地消耗燃煤367.7万吨,使用疏干水270万立方米,发电量约100亿千瓦时,产值30亿元。

距离电厂2.4公里的华能核桃峪、新庄煤矿,是华能正宁电厂的燃料供应基地。“核桃峪煤矿复工复产以来,狠抓现场落实,截至2月底,生产原煤121.1万吨,预计全年可生产原煤600万吨。”核桃峪煤矿副矿长李灵博说。

▲核桃峪煤矿矿井图。

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正宁县深化地企合作,强化跟踪服务,全力支持保障华能核桃峪煤矿释放产能,持续在煤电产业延链补链扩链上下功夫,积极谋划煤化工、新型建材、新能源等项目。聚焦周家工业集中区,煤炭产业园、化工产业园、新型能源综合示范园的空间布局,积极申报省级开发区和化工园区“双认定”。

2023年,核桃峪煤矿生产原煤472.3万吨,华能正宁2×1000兆瓦调峰煤电项目完成投资17.34亿元。年产1亿块新型环保粘合砖、年产8000万块煤矸石制砖、3万吨岩棉生产线等项目建成运营。总投资3亿元的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线一期近期可竣工投产,工业产值历史上首次超过一产三产,正宁发展迈入工业主导新阶段。

紧扣农业优先

拓宽致富增收“新渠道”

早春时节,庆阳大地处处洋溢着温暖与活力。在正宁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蔬菜大棚里,暖意融融、绿意盎然,西红柿长势喜人,工人们忙着采摘、分拣、打包,呈现一派农忙的景象。

▲正宁县现代农业示范园蔬菜大棚。

“园区内种植越冬茬普罗旺斯西红柿17棚,2023年元旦前后上市,预计亩产量可达1.5万斤,亩产值可达5万多元。此外,园区还种植羊肚菌39棚,目前进入菌丝发育阶段,预计五月初可成熟上市。”正宁县宫河镇人民政府干部张亚东说。

正宁县以“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为抓手,聚焦“土特产”,全力打造肉牛养殖、生猪养殖“两大县”,高品质苹果、高水平设施蔬菜“两基地”。

作为正宁县聚焦设施农业首位产业定位招引的重大项目之一,正宁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湫头西沟6.25万头生猪育肥场项目总投资1亿元,占地214.6亩,于2020年8月份开工建设。

▲正宁县现代农业示范园羊肚菌大棚。田富宾摄

“1月6日,正宁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湫头西沟6.25万头生猪育肥场引进首批600头繁衍母猪,标志着我们养殖场正式投产运营。”正宁东方希望畜牧有限公司湫头西沟6.25万头生猪育肥场负责人何晓晴介绍,全面投产后,养殖场将年收入约1亿元,辐射带动散户210余户。

2023年,正宁县“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全面起势,成功注册“正宁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三品一标”23个。建成设施蔬菜基地7处、食用菌生产基地2处,新增生猪产能调控基地8家,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 28 万头、3.5 万头、4.7 万只、38.2 万羽,瓜菜、苹果、食用菌产量分别达到 6.7 万吨、13.5 万吨、1000 吨,烤烟、紫苏、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 1.5 万亩、3.5 万亩、3.3 万亩,构建了以种植业为基础、养殖业为牵引、菌业为纽带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锚定和美乡村 

打好乡村治理“组合拳”

今年年初,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镇中巷村荣获2023年省级“和美乡村”称号。

▲正宁县榆林子镇中巷村居民点。

时至惊蛰,气温回暖,漫步在中巷村,只见红瓦白墙,一排排民宿井然有序;明亮宽敞,一条条村道干净整洁;坐落村道旁的村民广场、藏身巷子里的休闲游园、随处可见的文化走廊、庄严肃穆的法治广场……一步一景、一草一木,勾勒出一幅和美乡村的美好画卷。

为进一步完善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体系,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中巷村制定并通过《中巷村村规民约》,推动村级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规定决策实施,开展“文明家庭”“诚信家庭”“身边好人”等典型评选活动,“村规民约的发布,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使群众从‘要我干’转变成‘我要干’,自觉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正宁县榆林子镇中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魏兆瑞介绍。

▲正宁县榆林子镇中巷村法治广场。

正宁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按照“建设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和美乡村”要求,分类明确村庄布局和发展定位,创新核桃峪煤矿采空区环保搬迁安置点建设模式,采取“统一规划、户型自选、群众选建”的方式,建设安置房345套,与华能共同打造地企合作的乡村建设样板。以“三区三线”特别是国道G211线为重点,常态化开展拆危拆旧治乱排险专项行动和村庄清洁行动,新建(改建)卫生厕所5325座,绿化庄前屋后5.53万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得到持续改善。

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培树文明乡风。广泛开展正宁榜样、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树立正确价值导向。开展治理高额彩礼推动移风易俗专项活动,修订县域内婚嫁彩礼、酒宴等“限高”和红白喜事操办指导标准,以自然村为单位,整合塬边坡地、废旧庄基、荒山荒坡等闲置土地资源,平整修建公益性公墓112处1176.2亩,引导群众抵制高价彩礼、厚葬薄养、盲目攀比等陈规陋习。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