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培育新质生产力】李华峰:聚焦增绿赋能新任务 助推绿色产业快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气质。”省委部署开展的“三抓三促”行动,明确提出“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要求。去年以来,市政府党组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引领,始终把抓学习促提升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坚持每周安排学习研讨、交流心得,进一步筑牢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目前,已持续开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拥抱数字经济、赋能庆阳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未来产业赋能未来”系列专题学习研讨,以期达到学有所获、学有所为、学有所成。现将市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关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学习心得摘编刊发,以启迪思想、凝聚共识、学用相长,带动形成勤学深思善用的新气象,加快形成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新理念,推动形成以新质生产力之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聚焦增绿赋能新任务 助推绿色产业快发展

庆阳市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华峰

李华峰

绿色资源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有力支撑,市林草局将聚焦增绿赋能这一新任务,更加主动地融入全市发展大局,革新思想,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以科技创新引领林草事业转型升级,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庆阳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林草力量。

提高站位、主动求新,精准把握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新质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起点是“新”、关键在“质”,落脚于“生产力”。所谓“新”,是指以创新驱动为关键要素,打造新技术、构建新模式、培育新产业、壮大新动能;所谓“质”,是指高质量、高品质、高效能,以实现自立自强的关键性技术突破为引领的生产力跃升。市林草局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探索林草生态治理新技术、新模式,加快林业碳汇开发、经济林果、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发展,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结合,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

聚焦重点、纵深突破,全面加强林草科技创新应用。一是以“智”突破促攻坚。充分发挥与北京林业大学、兰州大学校地合作智力优势,加强与毛乌素沙地五市区域协作交流,合力攻坚重点难点技术,探索适合我市地情沙情的盐碱地、沙化地林草治理模式,逐步建立省际“防风阻沙带”,着力将我市北部地区打造成为阻击毛乌素沙地南侵的“桥头堡”和推动实现毛乌素沙地绿进沙退锁边固沙的“补给站”,坚决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二是以“机”应用提效能。在防沙治沙和造林绿化中加大自动压沙机、整地机、植树机应用,缩减人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在断崖陡坡等困难环境造林中使用无人机投运苗木,在实现应绿尽绿的同时保障人员施工安全;在经济林果、林下经济发展中推广应用自动采挖机、震动采果机等,提高林果生产效益,破解林区劳动力不足等难题。三是以“数”赋能强监管。依托“东数西算”汇聚的技术优势,加强与市林草局招引的金林伟业、中科星图、宇视科技等数字企业合作,加快推进庆阳市数字林草智慧管理系统建设,将已建成及在建林草信息化项目统一整合,实现一个系统管全部,提升资源监管效能。

积极探索、拓宽路径,加快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一是积极推进森林草原提质增效。立足我市林草资源总量丰富、质量不优的实际,积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探索森林高效经营模式,采取中幼林抚育、林种树种优化、低产低效林和过熟林改造更新等措施,精准提高森林质量;采取人工种草、毒害草防治、退化草原修复等措施,不断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同步提升森林草原的碳汇能力、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使森林草原不光有投入,还能有可观的木材、苗木、饲草等经济产出,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富民产业。积极推动一二三产增链、补链融合发展,制定出台《庆阳市沙棘产业发展方案》,力争到2030年建成优质沙棘林300万亩,年加工能力5000吨以上,实现沙棘产业总产值15亿元。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加工、森林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在加强源头生产的同时,举办多层次生态产品推介活动,通过大数据、自媒体等线上线下营销服务,做大做优沙棘、山杏、核桃、花椒、蜂蜜、林菌等特色生态品牌,增加销售收入,构建高效、完善、全面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三是加快林业碳汇开发步伐。抢抓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重启背景下的林业碳汇新机遇,积极推进子午岭林区林草湿生态系统固碳量监测,全面评估生态碳汇储量和碳汇潜力,为全市林业碳汇开发提供精准的资源本底。加快完成符合开发标准的林草地碳汇开发准备工作,在子午岭国有林区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稳步向各县(区)扩展,争取在国家资源减排量管理平台完成碳汇项目注册,力争2024年完成第一批林业碳汇交易。在实现资源变资金的同时,积极为全市能源开发、加工制造等企业抵消碳排放限额,为新型工业化发展赋能增效。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