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培育新质生产力】张鹏瑞:紧跟发展新动向 探寻服务新路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精神气质。”省委部署开展的“三抓三促”行动,明确提出“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要求。去年以来,市政府党组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引领,始终把抓学习促提升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市政府党组(扩大)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坚持每周安排学习研讨、交流心得,进一步筑牢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目前,已持续开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拥抱数字经济、赋能庆阳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未来产业赋能未来”系列专题学习研讨,以期达到学有所获、学有所为、学有所成。现将市政府组成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关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学习心得摘编刊发,以启迪思想、凝聚共识、学用相长,带动形成勤学深思善用的新气象,加快形成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新理念,推动形成以新质生产力之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紧跟发展新动向 探寻服务新路径

庆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鹏瑞

张鹏瑞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生产力关系发展的全新阐释,界定了新时期新产业的界限,指明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新质生产力相较于传统生产力,其“新”体现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质”体现在高质量发展。市市场监管局承担着质量发展工作的重要职能,将时刻紧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动向,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探寻服务产业发展新路径,以市场监管力量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进程。

紧跟大势,深化质量攻关,着力夯实发展之基。一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动员市内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等,探索创新质量管理技术、方法,持续健全质量管理机制,将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经营等环节,进行数据采集、环保管理、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指导企业合理配置资源、调整经营战略和生产计划,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二是实施质量提升精准帮扶。突出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生产及工程建设等重点行业,采取“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提升”的推进模式,开展质量调研、质量分析等,集中实施质量攻关工程,以质量发展项目推进质量提升。组织质量技术机构、专家开展质量比对和会商会诊,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实施“一品一策”“一企一策”等精准帮扶,解决企业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加快产品、工程、服务提档升级,提升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三是落实质量激励措施。制定市政府质量奖评审实施细则,筹备启动市政府质量奖,促进质量管理创新,激励引导全市各界积极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

立足产业,推进跨越升级,主动适应发展之需。一是计量“强支撑”。切实强化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重点领域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计量服务保障能力,力争2025年前全市新建和提升改造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达到40项,培育创建诚信计量示范单位达到200家,为布局未来产业提供支撑。二是标准“定规则”。强化标准化引领作用,联合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聚焦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围绕其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组织制定、修订完善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提高全市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引导和规范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三是认证检测“打前阵”。有机串联生产企业、认证检测从业机构、消费者、监管部门,大力支持认证检测机构开展“互联网+认证”“互联网+检测”业务,汇聚分析数据,深挖数据价值,积极参与产业协同创新,推动认证检测从“数据化”到“数字化”发展。

鼓励创新,强化扶持保护,不断丰盈发展之翼。目前,全市专利授权574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仅43件,涉及数字经济产业相关专利更少。庆阳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已经抢占了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具备了孕育新质生产力的“环境”和“土壤”,还需要持续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养分”,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融合,加强专利储备和转化,稳步壮大专利密集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是激励创新创造。充分发挥《庆阳市专利奖励办法》导向作用,引导和激励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创新创造。以数字经济招商企业为重点,扶持工作基础好、创新能力强、试点意愿高的企业申报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贯标企业,创造更多高价值发明专利。二是保护创新成果。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和执法能力建设,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技术为监管赋能,加强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创新发展的信心。三是助力转化运用。大力支持专利运营机构和专利产业化基地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为创新主体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主动消除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因素,助力专利成果高效转化运用,实现“知产”变“资产”,切实增强专利研发的动力。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