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县区  > 环县
环县 走好“特色路” 唱响“富民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庆阳网讯通讯员 王玉琴)今年开春以来,环县抢抓时令,以产业振兴为出发点,充分结合村情实际,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惠农政策暖人心

仲春的清晨,还有丝丝寒意,车道镇苦水掌村的村民已经聚集在“创稳小院”内。“今天宣讲的是各种惠农政策,大家注意听。”苦水掌村党支部书记陈志钰在院内忙着召集村民,准备召开村民小组会议。

“今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联农带农机制优化完善特色产业扶持政策的意见》,保留了往年部分落实较好、农户受益较大的政策……”村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生怕漏掉重要的信息。“养羊不管养多养少,政府都会给予补助,包括保险补助、饲草料补助等,对我们农户来说,都很好。”苦水掌村村民宋广贤说。

“村上全面做好政策宣传、羊只存栏情况摸底、帮扶计划制定、指导农户春耕备耕等工作。”车道镇党委副书记方一绪说,“今年苦水掌村争取到了帮扶单位以及爱心人士的支持,筹资7万余元为农户购买了春耕物资,目前已经全部发放到户。”

据了解,像这样的村民小组会议,近日环县各乡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樊家川乡樊家川村的干部群众也集聚一堂,谈发展、出妙招,共同学习全县羊产业发展的最新政策。“今年全县羊产业大会上提出的稳栏扶持、扩群扶持、草料扶持等一系列政策,对于养殖户来说是好消息。”樊家川村产业指导员李凯说,樊家川村有167户养殖户,作为一名乡村产业指导员,他一定会把这些利好政策及时宣传给农户,让农户成为惠农政策的“明白人”和受益者。

羊只交售促增收

在车道镇双庙村现代化羔羊育肥场,一辆辆载满羊只的农用车在育肥场门口排成了长龙,等待交售羊只的养殖户、负责称重登记的合作社负责人忙得不亦乐乎,消毒、过磅、分类、入舍,一派热闹景象。

郝登洲是车道镇杨掌村村民,当天,他拉来10只羊到育肥场交售。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郝登洲的10只湖羊成功交售。“10只羊卖了6560元,我很满意。”郝登洲扬起手里的交售单,笑得合不拢嘴。

据悉,这是该育肥场自去年12月以来首次进行羊只交售,这次收羊按照奖补政策收购,当天收进湖羊1579只。

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车道镇湖羊养殖示范户达1200户,羊只饲养量达30.3万只。今年,镇上继续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以奖补形式收购镇内断奶羔羊,组织农户和合作社自行向中盛屠宰场交售羊只,计划完成羊只屠宰2.3万只。

药材种出好“钱”景

时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在虎洞镇贾驿村中药材示范基地里,村民们在柴胡田里施肥、除草。

近年来,贾驿村因地制宜,以草畜产业为主导,积极探索种植中药材,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全村中药材留存面积6100余亩,2023年新种植面积6300亩,年产值达7300万元,中药材种植户156户,其中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35户。贾驿村积极探索,将中药材种植和湖羊养殖有机结合,采取秧苗饲喂、羊粪回田的方式,形成了“羊+药”循环农业新模式,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我流转了600亩土地,全部种植柴胡。柴胡生长周期是两年,亩产量120公斤左右,期待有个好收成。”贾驿村柴胡种植大户贾生汉说。

据贾驿村党支部书记贾军介绍,从2018年开始,村里通过党支部带动引领,探索出“玉米套种柴胡”的种植新模式,柴胡亩产量由原来的70公斤增产到现在的120公斤。

虎洞镇突出党建引领,认真统筹谋划,进一步引导传统中药材加工向精深化、差异化方向集聚发展,把建设标准化、规模化柴胡种植基地作为提高群众收入的重要抓手,带动农户取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