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一点庆阳 | 环县地名接地气(尚德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雷云龙 摄

我家在一座小山脚下。因为山脚下有过一座小庙,所以那座小山叫庙山。一定是先有山,而后有庙,所以在那座庙出现之前,那座山可能是没有名字的。

庙山所在的自然村叫曹坪。曹表示曹姓,坪表示有一块平坦的土地。那块平地大概有一百多亩吧,非常肥沃。我们那里山大沟深,这样一块平地显然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姓曹的几户人家,就住在这块平地的边上。

曹坪所在的村叫曹李川,曹李两个字代表曹、李两个姓氏,川表示那一长绺较为平坦的土地。曹坪的那块平地,算是曹李川这个川的一部分。曹李两姓几十户人家就分布在这条川的边上。

曹李川所在的乡叫天池。最新出版的县志上说,“当地天子滩中间凹处原有一池清水,故名‘天池’。”我感觉,这是把大事说小了。天子滩,天子滩,没有水哪来的滩?天子滩是一块相对完整的低洼地,四周几乎被小山丘合围,从上帝的视角看,这就是一个没有水的大水池。所以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把天子滩叫“天子窝窝”。于是,我就猜想,天池之名的来历,很可能是因为整个天子滩或者天子窝窝像个大水池,而不是因为天子滩或天子窝窝中间那一池清水。山上有大水池,并不是不可想象的,吉林不是有个被群山环抱的“白头山天池”嘛!在我们那里,虽然山上不可能有个大水池,但难道没有人这样想过吗?

天池所在的县叫环县。每个县都有一段复杂的历史沿革,《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有“环县”条:“汉置马岭县,兼领方渠县,后汉废。隋复置马岭县,五代废。晋于方渠镇置威州,又置通远县为州治。周改曰环州,元省通远县入州,明降州为县。清属甘肃省庆阳府,民国初属甘肃泾原县。”环县的那个“环”字,代表一条河,那条河叫做环江。环江是县内最主要的河流,发源于县域最北边的一眼泉水,流经县域140公里,枯水期流量往往不足1 立方米/秒,夏秋洪水期流量可能会超过1000 立方米/秒。你能想象得到,那是一条什么样的江。《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称环江为“环河”:“源泉出甘肃环县西北,即古马岭水。东南流至庆阳县(今庆城县)西曰西河,合东河为马莲河,南注于泾。”是又称河又称江,还是先称河后称江,有待考证。确定无疑的是,环江是环县境内之江,环县是环江所在之县。 

明明是一条河,为什么要以江为名?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对水的渴望,以及对水的幻想。其实,从曹李川到天池,从天池到环县,这些名字之间,也暗含着一条重要的线索,那就是水。

谢冕先生写过一篇小文章《有幸生在幸福之乡》,专说他的家乡福建的地名。其中有一段说:“大地名是福建,福建的首府是福州,都是福字当头。福州东北方向是福安,福安往北是福鼎——盛产白茶的地方。福州向南,紧挨着是福清……都是满满的福气。有了福,还不够,还要安:除了福安还有永安、南安、华安、惠安、诏安,以及盛产铁观音的安溪……有了安,还不够,还要宁:宁德、建宁、寿宁。还要泰:永泰、长泰、泰宁!”环县的地名中,很少有福啊、安啊、宁啊、泰啊这样吉祥的字眼,但每一个朴素平实的地名都是有根有据的,这些根据也都能看得见摸得着。

环县下辖20个乡镇,天池是这样,其余也如此。曲子因辖区有“琵琶寨”,遂想象有“琵琶曲”而得名,虽不见经传,也顺理成章,更没有人去追究“琵琶寨”与琵琶有什么关系;演武因当年李自成在境内演武练兵而得名,虽只是传说,也并不离奇,也没有人追究李自成来之前这里叫什么。

樊家川因有樊姓人家沿河而居而得名;耿湾因有耿姓人家居于河湾而得名;秦团庄因秦姓人家聚居其间而得名;芦家湾因芦姓人家居于山湾而得名。

罗山川因境内有环江支流罗山川而得名;车道因境内有一古时车马大道而得名。毛井由境内之“毛居士井”省称而来,那口井则是因为那户姓毛的人家出了个居士而得名。虎洞因境内虎家湾、胡家洞两地名省称而来,那个湾和那个洞是因为那里分别住着虎姓人家和胡姓人家而得名的吗?

木钵由古之“木波堡”演化而来,八珠由古之“八州原”演化而来,洪德因古之“弘德县”演化而来。

山城因境内之毡山岭美如仙子而名“仙城”,后讹传为山城,虽有从天上掉到地上之憾,但不能不说落到了实处;甜水境内水多苦咸,只因一条小河流着甜水而得名,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不能不说抓住了要点。

南湫因境内有一水源丰沛的湫池而得名,小南沟因境内有一条叫做小南沟的小沟而得名。

环城为县城所在地,其名因环江从北向南贯穿全城而来;合道沿袭古寨名至今,而古寨之名则从两水合道而来。

乡镇一级的地名中,至少还有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曲子”、一个饱含传统思想的“洪德”、一个记录历史镜头的“演武”,但全县251个村级地名,几乎完全是“现实主义”的。

天池乡下辖16个村,以地形命名的有8个,天池、大庄台、四合掌、老庄湾、井渠淌、鲜岔、碾盘岭、大方山;以姓氏加地形命名的有8个,曹李川、张邓塬、梁河、殷屈河、苏北岔、潘老庄、喜家坪、吴城子。这些村名中起码包含了池、台、掌、湾、淌、岔、岭、山、川、塬、河、庄、坪以及比城小得多的城子等14种地形,也包含了曹、李、张、邓、梁、殷、屈、苏、潘、喜、吴等11个姓氏。

我家与喜家坪隔沟而望,我家的土地与喜家坪几乎连畔,我的许多亲戚就在喜家坪,我们村的人与喜家坪村的人即使没有亲戚关系,相互之间也从来不白搭话,但我从来没听说过喜家坪有姓喜的人家。如果没有几户姓喜的人家住在那里,为什么要叫喜家坪呢?

有一种地形叫做“洼”,所以洪德有赵洼村,车道有魏洼村,毛井有高洼村,演武有杨家洼村,甜水有大良洼村,罗山川有西阳洼村,南湫有代家洼村、党家洼村,合道还有陶洼子村、大路洼村、红崖洼村。

有一种地形叫崾岘,所以樊家川有李崾岘村,毛井有乔崾岘村,洪德有张崾岘村,甜水有高崾岘村,合道有常崾岘村,八珠还有个瓦崾岘村。

有一种地形叫做滩,所以木钵有水坝滩村,樊家川有马骏滩村,毛井有施家滩村,甜水有邱滩村、狼儿滩村,环城还有个张滩滩村。

有一种地形叫做渠,所以车道有吊渠村,小南沟有天子渠村,洪德有丁阳渠村,耿湾有早流渠村,南湫有岳后渠村,罗山川还有个陈渠子村。

有一种地形叫沟,所以曲子有西沟村,木钵有罗家沟村,洪德有苏长沟村,山城有冯家沟村,樊家川有马驿沟村,合道有瓦天沟村、杨坪沟村,八珠有杏树沟村、湫坝沟村,环城还有耿家沟村、十五沟村、鸳鸯沟村。

有一种地形叫做咀,所以八珠有塔尔咀村,毛井有红土咀村,演武还有个曳郭咀村。

有一种地形叫做峁,所以秦团庄有新峁村,车道还有个元峁村。

有一种地形叫做硷,所以演武有走马硷村,毛井还有个二条俭村;“硷”和“俭”写法不一样,但极可能是同一个意思。就像环城的张淌村、龚淌村和毛井的马家趟村一样,虽然“淌”与“趟”的写法不同,但也极有可能是一个意思。

池、台、掌、湾、淌、岔、岭、山、川、塬、河、庄、坪,以至城子,所有这些代表地形的字,在环县村名中,几乎都不是孤立的。以塬为名者36个,以掌为名者31个,以湾为名者10个,以庄为名者10个,以河为名者8个,以坪为名者7个,以山为名者6个,以川为名者6个,以台和台子为名者6个,以岔为名者5个,以池为名者2个。以岭为名者,除了天池的碾盘岭,合道还有个沈家岭;以城子为名者除了天池的吴城子,毛井还有个砖城子。

全县近1500个自然村,取名方式更接“地”气。天池乡16个村83个自然村的名称中,无一例外,都有一种地形“压阵”。以单一地形名之者20个,如天池村的天池、小陡坡、高塬子,张邓源村的合尔沟,苏北岔村的小庄渠、三合掌,潘老庄村的大合岔、小掌湾,四合掌村的大合塬、四合掌、崖崾岘、二合掌,老庄湾村的三合岔、三沟渠,碾盘岭村的大塬子、二合岔、大合咀、宽掌湾,吴城子村的城子。以地形附加特征名之者28个,如天池村的珍咀子、麻子渠,苏北岔的北岔,潘老庄村的庙渠,大庄台村的芦草塬、寺塬、大庄台,老庄湾村的新庄湾、老庄湾、榆柳坪、碾子渠,井渠淌村的甘沟、井渠淌、杏树湾,鲜岔村的椒树岔、老湾、高庄、老庄坪、鲜岔,碾盘岭村的卖粮岔,大方山村的山庄洼、高楼咀,喜家坪村的井儿岔,曹李川村的林井庄、峁旦岔、高崾岘,吴城子村的东岔、桃树庄。以姓氏加地形名之者35个,如张邓塬村的肖庙山、赵家河、邓家塬,梁河村的文崾岘、董庄、梁河,殷屈河村的贾塬、蔺庄、殷屈河、胡台、齐塬、王山,苏北岔村的田塬、李掌,潘老庄村的黄掌、胡掌、温家湾,大庄台村的刘家塬,四合掌村的赵家湾,老庄湾村的谷家岔,井渠淌村的贺沟湾、冯渠、陈家湾、石家洼,鲜岔村的洛岔,大方山村的寇家湾,喜家坪村的喜家坪、冉家湾,曹李川村的李家畔、曹坪、吴家岔、曹掌,吴城子村的方湾、白掌、梁塬子。

同样叫崾岘,高崾岘则是因为那个崾岘比其他崾岘要高一些,崖崾岘是因为那个崾岘有一处高崖,文崾岘则是因为那个崾岘附近住着姓文的人家;同样是塬子,高塬子是因为那个塬子比其他塬子要高一些,大塬子是因为那个塬子比其他塬子要大一些,梁塬子则是因为那个塬子周围住着姓梁的人家。同样是岔,卖粮岔显然比椒树岔更有故事;同样是掌湾,宽掌湾比小掌湾要更加开阔。同样是掌,二合掌、三合掌、四合掌肯定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岔,二合岔、三合岔、大合岔肯定有所不同……

梁、塬、峁、岭等等,其实都是不同的山;川、台、湾、洼、坪、掌、咀、岔、畔、硷、庄、崾岘等等,其实都与山相依为命。这条河、那条沟,这个渠、那个滩,虽不见山,其实都在山之间;姓张的,姓王的,姓文的、姓武的,只要住在山里,都是山里人。

在山里,每一座山都被山包围着。那座叫庙山的小山,小到人们常常把它叫庙山峁峁。但是,站在庙山顶上,你一定能感觉到它就是山中之山;同样,站在圆山峁峁、三合咀峁峁,或者牛家梁、驴尾巴梁上,你同样能感觉到它又是山外之山。

山是山里人的地理定位,也是山里人的精神坐标。山里的每一个地名,其实都是山里人对山的纪念。

作者简介


尚德琪,甘肃环县人。出版专著《影响力:专栏评论写作实践与研究》、专栏评论集《表达》以及“尚德琪作品系列”(包括《造句》《解词》《说话》《意思》《生气》《态度》等6本)。2005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07年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2010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2014年入选“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