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十年巨变》:时代强音 锦绣辞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周文博

农业、农村、农民一直是当代中国报告文学常谈常新的话题。欧阳华的长篇报告文学《十年巨变——乡村振兴的李寨实践》在精神气息上迥异于之前的“三农”主题报告文学,作品对黄淮平原深处李寨村党支部书记李士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故事进行了详尽叙述与深度解读,《十年巨变》以时间为轴线,客观描述了李寨村从贫穷到富裕的华丽蜕变。

《十年巨变》的艺术触发与创作目的,已然不再是有感于农业农村积贫积弱的状态从而暴露具体的“三农”问题,作品所呈现的内容是李士强书记等干部奋力脱贫攻坚、以实干精神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文学是生活的美学呈现,而纪实文学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综合。内中的转向归因于现实语境所产生的重大变化,即反腐倡廉、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成功开展使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党员干部群策群力、乡村产业不断发展等客观现象已然普遍化。如果说《我向总理说实话》《为农民道歉》等新时代之前的作品是反映“三农”问题“从无到有”的过程的话,那么,《十年巨变》就是书写这些问题又是如何“从有到无”的回音壁,它与先前的批判性作品共同以文字的形式构造了一个全面、完整、丰满的农村发展历史进程。

《十年巨变》相较于其他“三农”报告文学,理性书写构成了重要特色。文学作品需要带着感情去写作,可是过多的抒情有时会影响作者对知识性材料的整理与叙述,影响人们理智的分析与判断以及对社会的深入思考。许多纪实文学文本难免会犯这样的错误,最终导致他们理性书写力度的缺失与不足。但欧阳华却很好地平衡了主观抒情、知识陈述与理性分析之间的关系。作者的主观抒情紧密结合了李寨村的振兴过程,在对李寨村振兴予以礼赞的同时,又引出了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政策依据与科学方法,并予以系统性地知识陈述。《十年巨变》将大量相关知识注入文字之中,实现了感性与知性的统一,后面作者又以这些知识作为数字案例与相关例证,对李寨村的乡村振兴实践进行了深入剖析。

茅盾曾说:“好的报告文学需要具备小说所有的艺术上的条件。”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等非虚构文本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文学性。在“三农”报告文学发展初期,因为作者过于追求真实或注入过多情感,许多“三农”报告文学作品缺乏艺术上的锤炼,从而使其文学艺术特性有所丧失。欧阳华似乎注意到了这样的不足,因此,她在《十年巨变》中有意识地运用了人物塑造、隐喻修辞、环境描写等艺术性写作技巧,以增添文本的可读性。比如对李士强的塑造,就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手法。“典型”是一种文学的理想形态,作者通过树立李士强这个典型,赋予了扶贫干部形象以生命的魅力和灵魂的深度。文本中的李士强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朴实的语言风格,在他身上,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脱贫攻坚工作的真实状况,也能够从中发现时代的脉搏与动向。值得一提的是,《十年巨变》的语言没有因为叙事角色的淳朴个性与科学语言的融入而变得平淡直白、味同嚼蜡,作者在以乡村风貌与景物为书写对象时,依然运用了成熟的审美修辞,作者对李寨村梨园的描写就是一种诗意的、文学的语言:“一棵棵梨树张开粗硕的果枝,饱绽着芬芳的花朵,花瓣洁白如玉,环抱着细绒花蕊。”作者在关注到梨园的实用性的同时,又花费笔墨展现其审美意义,可以说是一种诗性的体现。

综上,作者以书写形态的平民性、价值取向的超越性完成了《十年巨变》这部优秀的纪实著作,不仅可以给读者带来愉悦的审美感受与道德感染,同时,又能成为读者了解乡村振兴真实面貌、吸收脱贫攻坚成功经验的重要教材。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