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马涛 | 唇齿留香枝头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香椿树从冬眠的睡梦中惊醒后,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枝头长出了芽,它绿叶红边,芽嫩肉厚,因此在我心中,香椿芽也是春的芽。

从小受父亲影响,这绿叶红边,芽嫩肉厚的椿芽,好像是春天送给我们的特定礼物,带着浓郁的香味,在春阳春风春雨的关照下,随气温渐长渐大,渐长渐壮,长成了我们垂涎欲滴的样子,展示在枝头,让我们一茬一茬地采摘食用。

抬来梯子或直接爬上香椿树,恨不得把椿芽都采摘下来。我们把采摘下来的椿芽洗干净,在沸水里一焯,猩红成绿,剁碎切细了,炒鸡蛋好吃,拌豆腐也好吃,单独凉拌也是不错的选择。整个春天,椿芽都是我们家餐桌上的必备菜品,缠于齿,绕于舌,满嘴喷香,香飘四溢,推也推不了,挡也挡不住,让人始终觉得春食香椿胜于肉馅之味。清代诗人康有为有首《咏香椿》,其诗曰:“山珍梗肥身无花,叶娇枝嫩多杈芽。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一天吃了香椿芽,竟然能够整个月都是牙齿喷香,你说夸不夸张?

的确,香椿的香是是纯天然的香。它不同于其他菜品和花儿的香,。花儿的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式的香。你只能说:浓浓的,淡淡的,清清的,幽幽的,或者说绵长的,细细的……花的香味却有差别,各不相同且大都飘忽不定,捉摸不透,很难描摹其具体的情状和味道,而香椿如同地上长的香菜一样,香是具体的,可以用味蕾亲自体验的香。

儿时,我家栽有几棵香椿树,笔直挺拔,高高大大,直指天穹,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看着高出地坑院两三丈的香椿树,再回头看看我们队伍,一个个小伙伴都愁眉不展的样子,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谁都没有勇气爬上这么高的树。可迎春而绽的椿芽散发出幽幽的香气,丝丝缕缕地沁人心脾,心里的馋虫在蠢蠢欲动,不管三七二十一,脱了外套,双手双脚相互配合就开始爬树。经过艰难的时刻,我终于爬到了香椿树巅,也如愿以偿采摘到了春天的第一把椿芽。那一次把椿芽分给多个小伙伴,因为勇敢,我成为“孩子王”,而这却是椿芽带给我的荣誉。

“甜不甜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2015年春天,因为无意中给老家的朋友帮了个小忙,为了感谢我,他偷偷给我寄来了香椿。心有灵犀一点通呀,我没对他说过,我喜欢吃香椿,他却用独有的方式给了我一个惊喜。我把香椿和买的鸡蛋做成了香椿炒蛋,真的是出乎意料的香,我兴奋的像个孩子,内心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其实,香椿的香味一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和味蕾里。

前年三月十二植树节,我竟然在天津我所在小区外的集市上发现有卖香椿树的,便毫不犹豫买了一棵。买下后就后悔了,家住六楼,栽在何处,树不是花,阳台可栽不了树。丢弃,不舍,不丢,栽哪里?苦思冥想了好久,我把这棵细如葱管的小香椿树,栽在小区广场边上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希望以后年年有香椿吃。

小树的成长是惊人的,就像小孩子的成长,似乎一夜之间都有很大变化。这香椿树见风长,见雨长,见太阳长,见月亮也长,一年后便如手指头般壮壮地挺拔于广场角落了。前天下班早,我想起了它,便下楼采摘香椿芽去了,这可是春天馈赠给我的香味呀,我岂能辜负!

昨天晚上给父亲打电话时,我说我已经品尝了今年的香椿美味。我还劝父亲平时多吃青菜,他说:“这几天一直吃的香椿,清炒的,凉拌的,和鸡蛋一起炒的都有。”香椿的味道浓缩在父亲的生命里,闪着光,发着热,更有唇齿留香的记忆蹉跎在岁月里。

“食之竟月香齿颊”,香椿这份菜品,是春天大自然的馈赠,也与童年记忆有关。这是一种沉甸甸的怀念和令人难忘的乡愁,将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不止一月、一年,而是一生。


作者简介

马涛,庆阳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陇东报》《兰州日报》《兰州晚报》《甘肃经济日报》等刊物。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