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环县农村,所见最多也最有趣的当算是群众的特色居所土窑洞了。旧《环县志》在描写环人祖先的居所时这样写道:“环人陶腹陶穴以为居”,说的就是这些土窑洞。“腹”“穴”之表,即指祖祖辈辈历史传承下来的地坑窑洞和崖庄窑洞。时至今日,窑洞依然是大多环县老百姓的居家首选,原因并不光是因为窑洞较之房屋能节省不少钱,而是因为窑洞有其特殊的优越性,如流传甚广的民间打油诗所说:“远道君子到我庄,休笑有窑无厦房,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又凉”。
环县土窑洞历史悠久,有券顶式、靠崖式和天井式(地坑院)等数种。券顶式窑洞即是在平地上用土坯或砖石垒砌箍就而成的,环县人称之为箍窑,一般以三五七孔联建而多见;靠崖式窑洞是将山坡一面立斜坡铲平成一崖面(与水平面成110--120度左右大钝角),然后在崖面上凿挖出窑洞;天井式即先在一块平地上挖凿出深七八米,四周七八米见方或矩方的大土坑,然后在坑的四壁下部凿挖窑洞,形成天井式四方地坑宅院,同时,地坑院还须从窑院一角的一孔窑洞内凿出一条斜坡甬道通向地面,为住户进出提供一斜梯式通道;地坑院内设置有储水筒井,院心还挖有渗水土坑,种有高大树木,沿窑院顶部四周筑有拦水墙。宅院内建有作粮仓用的窑洞,顶部开有小孔,直通地面打谷场,收获时可直接将谷场的粮食灌入粮仓内,平时孔口置避雨席棚。宅院内圪崂处也挖制些小窑洞,可作鸡舍牛棚。地坑院除有它特殊的隐蔽性外,更具夏避暑、冬保暖等功效,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马欢,却不见村舍房屋,得走近才能看个清楚,悟个了然。于是,也成了环县农村的一大特殊景观。
而从构建上说,就只有土崖上挖制和人工箍制两种类型了。一般最常见的以土崖上挖制的为正宗,它是利用自然地形斩正剁齐成崖面之后,再根据崖面的高低和土质的不同,挖凿出膀立顶圆的土洞子,在门口砌墙(俗称肩子)形成内外之隔,墙上(门肩子上)留一门两窗或三窗,尔后将窑洞内外包括“肩子”全部用泥浆或砂灰抺面漫光即成。一般情况下,根据地势和土质的不同,崖面有直方形或半圆形(俗称罗圈庄)两种。直方形崖面正面一般可凿挖窑洞3只以上,最中心的一孔也最大,被称之为主窑,为本家辈分最高者的居住之所,膀庄崖面也可凿以小窑洞用以置放零碎物什之用,罗圈庄以正中心为主,两侧依次而凿以小窑洞;“门肩子”的砌制有明肩和暗肩两种,明肩子的顶部有一半部位露于窑外,最后修整成为整体方正形外廓,顶部露于窑外的部分用砖瓦铺罩,美观大方,结实耐用;暗肩子的顶部凹进窑内,外观保持窑洞依旧的本来形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这类暗肩窑洞,露在外面的圆洞部分多是以红砖或彩砖券箍而制成“砖眼圈”;人工箍制一般是踩好地基后,用砖石“拉根子”两米左右,然后按照环县窑洞形式,套路程式,箍就成孔孔相连的排列箍窑,然后齐帮、造坡、苫顶、美外形,粉内饰,而成外观如平房式砖箍窑新居。
按照土质和崖面大小的不同,环县窑洞有大有小,小者整个内存面积十多平方米,最大的窑洞内宽可达数十米,深近百米,就如阔大无比的会堂大厅一样。个别地方还有,窑中窑(俗称拐窑),即在大窑洞内的某一壁上再挖制出一个另向纵深的小窑洞,用以盛放蔬菜、粮食或其他贵重物品。
窑洞内一般都盘以火炕,用作主人休憩而用。冬季,用粮食秸秆、柴草和羊畜粪便烧煨火炕,便会使整个窑洞暖意融融,令你舒心惬意;到了夏天,即是外面骄阳似火,窑洞之内也都总是清凉宜人。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特殊产物,她不但是环县农民的象征,是一种风格独具的民间艺术,而且还成了古老环县黄土文化的一种最直接表现。过去,一位农民一辈子的辛勤劳作,最基本的愿望就是务必要修建几孔土窑洞,有了窑洞才能娶妻生子,才算成了家立了业。于是,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耕作,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为此,小小窑洞就浓缩了环县黄土人生的别样风情,祖祖辈辈,延绵生息。
随着改革开放的变革推进,如今,环县窑洞的构建水准也早已与时俱进。窑洞建成后,内壁全部要用石灰涂抹,显得白亮干净,清爽亮堂。用作伙房(厨房)的窑洞,在炕的一头就连着灶台,由于灶火的烟道通过炕底,所以,一年四季炕上都很暖和。为了美化居室, 不少人家还在炕围子一周或涂彩作画、或贴以彩色瓷砖,使窑洞更加美观讲究、令人叹服了。
从陕西半坡猿人故居记载和“环人陶腹陶穴以为居”切入窑洞、研究窑洞,很能说明窑洞的悠久历史和社会价值,其保护利用自然环境、以利节能服务人类的诸多优越之处已早被世人所公认。近年来,环县乃至陇东窑洞建筑美观耐用、节约耕地、保护植被、冬暖夏凉、静无噪音等特点,也早已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研究和认同,亦得到了更大的效仿和推广。2004年,法国著名摄影师、民俗研究专家ROLAND MICHAUD (罗兰·米寿)和 SABRINA MICHAUD夫妇就亲临环县,我应邀全程陪同进行了拍摄、考察、提取了大量的环县窑洞的资料和图片。罗兰·米寿夫妇遂将其写进了他们为中法活动年编印的《镜子中的中国》——“风土人情观览录”中。美国、日本、意大利、瑞士等国家,也成立了专门的黄土窑洞及窑洞土建的调查研究组织或协会,多次以不同的形式来到环县,来到陇东,观览学习,效仿转推,走出环县,走出陇东,成了非遗民俗文化项目的一大主要表现和存在形式。目前,这一流传千百万年的原始民居土窑洞,早已在时代文明的推动下,不断地焕发出了新的更加耀眼的奇光异彩来,也更好地走进了弘扬历史特势,展示陇东特长,惠及民生福祉,更新更靓延存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轨道。
作者简介
陈希祥,甘肃省环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庆阳市文学院首批签约作家、青年文学家理事。作品入编《当代华语诗歌精华》等书刊。曾参与《环县文史》的编写工作;出版有《影神》《细雨沁心》等个人作品6部,微电影《哑井》等3部已网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