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社会
“身”入基层 “心”到群众 ——西峰区政协委员服务界别群众工作见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西峰区显胜乡冉李村老年互助院的爱心餐厅里,老人们准备就餐。

庆阳网讯(庆阳融媒记者 路世玲)“今天的馒头个大、松软,好吃得很。”5月7日,在西峰区显胜乡冉李村老年互助院的爱心餐厅里,10余名老人围坐在餐桌旁,边吃边说着。

今年70岁的李红英就住在老年互助院,由于双腿残疾,每到饭点,就会有人把饭菜端到他的屋里。“这里的饭菜样式丰富,上午四菜一汤,下午面食、饺子换着花样做,味道很不错。”李红英说。

冉李村的大多数年轻人在外务工,老年人留守在家。考虑到这个实际情况,显胜乡协商议事会与冉李村村委会协商后决定,将冉李村旧村部进行提质改造,建成爱心互助院,解决留守老人“吃饭难”问题。

“爱心餐厅让村里的老人老有所养,村上又与协商议事会协商,建立了爱心互助学堂,为学龄儿童提供假期作业辅导等活动,实现了幼有所育。”冉李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小军说。

志愿者在西峰区显胜乡冉李村爱心互助学堂给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

冉李村里的一系列变化是西峰区政协将协商职能向基层延伸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西峰政协以“千站千室万名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行动”为指引,积极建立区、乡、村三级协商议事会,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区规范化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等主题召开专题协商议政会,提出意见建议36条。全区13 个乡镇(街道)、53 个村(社区)建成“请你来协商”分平台,将协商会场搬到居民院落、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社区广场,打造了“楼院协商”“地头协商”等一批特色协商品牌,围绕移风易俗、基层治理、民生实事办理等方面,组织开展协商活动87场(次),参与委员430人次,持续擦亮“请你来协商”品牌。

结合政协委员的分布情况,西峰区政协提出以城区为主、分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指导建成王生伟、脱建锋、杨平等具有界别特色、充满政协元素的委员工作室,深化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

西峰区政协委员刘百琳(右)和工作人员盯对进货单。

西峰区政协刘百琳委员工作室位于公刘路的庆阳礼物东郊湖市场内。走进该市场,自助超市、生鲜档口、农特产品展示展销区、餐饮区等一应俱全,许多市民在其中吃饭、采购,整个市场一派忙碌景象。

在餐饮区,孙艳花熟练地为前来吃饭的顾客点餐、倒水、上菜,忙得不亦乐乎。在这里,孙艳花既是合伙人,又是工作人员。

今年3月12日,孙艳花经过考察了解,入股4万元成为该市场的合伙人。日常工作中,孙艳花负责经营鸡鱼牛羊肉档口。目前,孙艳花除了务工收入、保底分红,年终还有股份分红。“从目前的经营情况看,效益比较可观,我将与其他合伙人一起,稳扎稳打,实现共建共赢共利。”孙艳花说。

孙艳花给就餐顾客准备茶水。

共建共赢共利,这是刘百琳建立庆阳礼物东郊湖市场的目标。去年,刘百琳经过多方调研了解到,当地有很多返乡青年存在就业创业困难,便通过网络征集了一些就业创业诉求。结合西峰区实际,刘百琳与西峰区温泉镇付家地庄村南庄队合作共建了庆阳礼物东郊湖市场,探索以合伙人模式打造线上线下于一体的庆阳农特产品和“乡菜进城”综合性供应服务商。

“截至目前,市场吸纳了返乡创业青年35人,同时为周边种养户和合作社提供了新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刘百琳说。

庆阳礼物东郊湖市场内,工作人员在农特产品展示展销区整理货品。

让委员履职“实”起来、联系群众“密”起来、民声民意“聚”起来,西峰区政协充分发挥委员的工作优势、资源优势,建成16个委员工作室,分布在11个界别,他们积极宣传政策、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努力寻求联系界别群众最大公约数,画出界别工作最大同心圆,形成服务民生最大向心力。

“我们将在‘千站千室万名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行动’工作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分步推进剩余界别委员工作室的创建,让全区218名政协委员深入走基层、访民情、办实事,推动界别工作活起来、实起来、强起来。”西峰区政协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毛振平说。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