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 (通讯员高永斌、曹瑞云)去年以来,正宁县把打造高质量“诚信正宁”作为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在建章立制、宣传教育、联合奖惩等方面精准施策,积极拓展“信用+”应用场景,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软实力”筑牢高发展“硬支撑”。
充分运用“线上+线下”模式,围绕“诚信护航 聚力3·15”“网络诚信 消费无忧”“诚信护航 我们在行动”等主题,积极开展诚信体系建设法规政策和失信惩戒典型案例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市场、进景区“七进”系列宣传活动,全方位创建诚信环境,筑牢诚信意识,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助推形成“知信、用信、维信、守信、爱信”的良好社会氛围,用法治之力筑牢社会信用之基。
突出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应用,按照“应报尽报、应归尽归”的原则,严格落实“双公示”信息归集要求,依法依规全量归集各类公共信用信息,“双公示”“五归集”信息上报率、合规率、及时率均达到100%。深入开展水、电、气、社保、纳税、公积金、仓储物流、知识产权等特定信息归集全面提升攻坚行动,涉企特定领域信息归集81769条,形成全面覆盖各乡镇、各部门、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一张网”。
为持续加强信用推广,正宁县大力宣传“甘肃信易贷”平台,对有贷款意向的企业全程跟踪服务,积极引导守信企业入驻“甘肃信易贷”平台,共享信用红利。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入驻“甘肃信易贷”平台的各类市场主体5464户,占市场主体的52.2%,成功发放贷款34户41笔1.13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难题。
不断加强信用查询,积极推动信用报告在政府采购、企业项目备案、民营企业投资、市场准入、财政资金补助、土地使用权出让、招商引资等行政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严格审核企业信用报告300余次。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234户、标记经营异常状态的315户企业或个体依法严格限制或者禁入,为守信者探索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绿色通道”和重点支持等激励政策,对失信者根据失信类别、程度严格实施联合惩戒,彰显信用约束威力,形成“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的社会格局。
为依法依规推进信用监管,正宁县还对全县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面实施信用承诺制监管,逐步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县市场监管、财政、住建、应急管理、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行业部门引导经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9300多份,促使市场主体加强自我约束,自觉履约践诺,依法公平竞争、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的再监督”和服务保障作用,紧盯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以转变干部作风为着力点,重点查处在营商环境服务、优惠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服务意识淡漠、履行职责缺失,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严厉打击违法的失信失德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