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张黎 | 端午粽飘香 香包情更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进入农历五月,家乡田野上的麦田日渐变黄,温热的南风吹过,金色的麦浪散发着成熟的气息,清甜中带着熟悉的麦香。农家房前屋后杏树绿荫婆娑,茂密的绿叶掩饰不住枝头的点点金光。从春天的杏花里脱胎换骨的毛杏,褪去青涩,浓妆淡抹,粉墨登场。酸涩消退,甜味滋生。硕大的曹杏,在日渐成熟中露出绯红的脸蛋。惹得那些觊觎的小孩和怀娃婆娘围着杏树团团转。

“麦儿黄,杏儿黄,处处是端阳”。端午节是家乡继春节后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趁着麦子尚未成熟,龙口夺食的日子仍需耐心等待。乡亲们去芦苇壕或者山沟的溪水边,采摘青青的芦苇叶子做粽叶。芦苇叶子宽而修长,带着淡淡的清香。包粽子的米必须是家乡自产的粘糜子,颜色金黄,滋味悠长。碾去外壳,清水浸泡。粽子的点睛之笔在于大枣优劣,家乡的粽子必须用产于九龙川的红枣。个头大,肉肥厚,甜味实足,干枣也需清水浸泡。

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准备好包粽子的三大盆。一盆粽叶,一盆粘糜子,一盆大枣。一般都是在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开始包粽子。一家老小围在一起包粽子,大人们包粽子,拉家常,小孩们听热闹,趁大人们不注意,偷偷地把一颗泡得胀鼓鼓的枣子塞入嘴里,然后一溜烟跑了。青绿的粽叶在一双巧手里被卷成喇叭状,舀一勺米,放两颗红枣,粽叶翻飞,顷刻间,一个小巧玲珑的三角粽子奇迹般地诞生。裹粽子是用芦苇叶子撕成细条缠绕,不像外地人用棉线捆扎。感觉还是家乡的粽子捆扎较为环保,而且最为实用。包好的粽子放在簸箕里或者竹筛里,待其控水定型后再放入大锅,加水没过粽子,用重物压住,以防水沸腾震动,使粽子散开漏米。一般是深夜开始煮粽子,大火烧开,小火慢煨。

天亮了,粽子熟了。在梦中就闻到粽子的清香,迫不及待地起床,掀开锅盖,让清香扑面而来。小孩们用煮了粽子的水洗脸,耳目一新的同时有点米浆黏糊糊的感觉。小孩们早起不是馋那口粽子,而是与伙伴们相约去打露水粽。露水粽子是大人们在包粽子的时候,特意为孩子们包的小粽子,火柴盒大小,玲珑精致,系着长长的绳子。端午节这天,孩子们穿着盛装,浓墨重彩的一笔便是觊觎已久的香包,家乡人习惯称之为“绌儿”。

关于家乡香包习俗与香包刺绣文化,起源于何时无从考证。香包的传承靠的是心传口授,代代相承。香包的造型丰富多彩,端午节小孩裹兜上必须有“五毒”,蝎子,蜈蚣,蜘蛛,螃蟹。这些用彩色碎布和彩色丝线做的小动物造型写实而生动形象,穿“五毒”裹兜可以防止腹部着凉受寒,还可以装东西。这些香包只是端午节小孩们装备的一部分。肩头的布老虎狮子,背上的螃蟹蛤蟆,胸前的小老鼠,小蒜头,小粽子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一串串,一团团,格外显眼。眉心耳边抹上雄黄,手腕脚腕缠上七彩花绳。村里的孩子们相约去田野打露水粽。趁着清晨阳光温和露水尚未褪去,穿着新衣服,提着露水粽,身挂香包,游走于田间,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端午节家乡人吃粽子,有着自己一成不变的吃法。慢慢地解开粽叶,轻轻地放入盘中,撒上白糖或者红糖水,最绝配的吃法是抹上蜂蜜。轻轻咬一口,粘糜子的软糯,粽叶的清香,红枣的醇厚,蜂蜜的甜蜜,瞬间觉得一股来自大自然的味道,瞬间在口齿间弥漫着家乡的味道,满满的幸福感。端午节家乡不光是吃粽子,酿皮子,蒸水蛋也是必吃不可。各种时令蔬菜,曹杏桑葚也为端午节增添光彩。

家乡习俗,端午节小孩们戴香包,抹雄黄,缠彩绳。家家户户门口插上艾叶,艾叶与雄黄,还有香包里的香草都有驱除蚊虫的功效。香包不仅是外表华丽,香包里面另有乾坤。庆阳作为中医发祥地,岐黄之术的起源地,当年黄帝问道庆阳,与岐伯畅谈便有了举世之作《黄帝内经》。家乡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各种植物的功效和药理,独创了庆阳香包中药配方。端午节在家乡的大街小巷都有摆着小摊卖香草的。所谓香草不是一种草,而是多种中药配方。既有提神醒脑,镇定安神,驱除蚊虫之功效,还有香味扑鼻,芬芳馥郁,清新空气之功效。

端午节临近,田野的麦子黄了,枝头的曹杏黄了,而远在他乡的游子乡愁也疯长了。

张黎,甘肃宁县人。作品散见于《甘肃农民报》《陇东报》等报刊及各新媒体平台。

编辑:吴树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