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东报数字报

  • 掌中庆阳客户端

首页 >
一见庆阳︱一块版——秦诏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中国,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秦始皇毕生都在追求统一事业。大一统的思想,不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更是思想、文化、经济的统一。

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竖版的秦铜诏版,还流传着10元钱收回了稀世珍宝的故事。

1976年,镇原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张明华在下乡时,有个农民找到他,手里拿着一块锈迹斑斑的长方形铜板,说是自家修房子挖地基时挖出来的。张明华深知这块不起眼的铜板的分量和价值,便说:“你拿的这东西是个文物,是文物就要上缴国家,这是规定。”这位农民看到张明华十分严肃和认真的神情,接过他给的10元钱,答应了将它上缴国家。就这样,一件价值连城的国宝,从此被珍藏在镇原县博物馆。直到1995年,才被有关文物专家鉴定,证实为稀世珍宝“秦诏版”。这块如烟盒大小的“秦诏版”,长10.8厘米,宽6.8厘米,厚0.4厘米,重0.15千克,它的四角钻有四个小孔,这是供人们将其固定时钉钉子用的。“秦诏版”正面是竖五行、横八行,上下、左右结构整齐,阴文书刻秦小篆 40字: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秦诏版”是秦朝时期一种专门的诏书,相当于现在的“红头文件”。1996年,“秦诏版”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中国形成“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佐证,也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统一性的最有力的证据。

编辑:姜大捷责任编辑:杨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