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网讯 (通讯员李茜茜、郭晋健)今年,合水县紧盯乡村振兴目标,坚持因村制宜,统筹村级集体经济基础、区位条件,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持续巩固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以白瓜子、酸枣产业为替补,探索发展“酸枣树套种白瓜子”“苹果树套种白瓜子”,通过发展特色套种产业,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向多元化、特色化转变。
合水县店子乡店子村积极推动低效果园提升改造,对原先树龄老化、品质退化的果园进行重茬建园,并流转闲置土地,进一步扩大苹果树栽植面积。由于新栽植果树存在成长周期长、见效慢、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店子村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通过在果树行间套种白瓜子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弥补果树成长期间无经济收入的短板。
“为减轻村级集体经济负担,村上在栽植的200亩矮化密植苹果园的果树行间套种白瓜子,预计每亩白瓜子可收入1500多元,200亩可收入30多万元。等到3年后果园成园时,每亩收入可达万元以上。”店子村党支部副书记何尚峰说。
合水县板桥镇阳洼村按照“产业兴、群众富、村庄美、集体强”的发展思路,紧盯产业振兴目标,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积极整合村级土地资源,种植白瓜子50亩,酸枣树套种白瓜子20亩,全力提高土地效益,着力破解产业单一难题,并通过提高村干部参与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村集体自身“造血”功能。今年,预计白瓜子产量1万多斤,酸枣树初见效益,村集体收入可实现10万元。
“我们计划将酸枣产业逐步转变为阳洼村特色主导产业,示范带动群众加入,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共同增收。”阳洼村党支部书记王薇薇说。